第174章(2 / 3)
巧善有自知之明,用手捂了一半,撇头看向门外那个,小声道:“依你看,这个连环计,算谁的?”
今早支开他,自然是徐家人在背后搞的鬼,要是伤了她,他一定会发疯,追着徐家讨债到底。徐家人不能太猖狂,也不想惹了褚颀的嫌,便设了这样一个恶心人的内斗局:她跟赵东泰有染,他会恨上“奸夫”赵东泰。他信她清白,就一定会报复设局陷害的赵东椫。
昨晚那句“人情往来”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也是徐家在彰显自家的能耐——褚颀跟前的那些旧人,不会站新来的他们这边。
赵家禾没有半分犹豫就下好了这一注:赵西辞是什么人,打了几年的交道,他不会认错。二则巧善绝对不会背叛赵西辞,他当然要以她的念想为先。还有,他也是男人,知道心爱之人的份量。心上人,心里心外都是她,什么都能抛之脑后,连命都可以丢。褚颀到了这年纪才寻得知心人,无论如何也舍不下。
“老狐狸,小狐狸,管它是哪一只,把事挑破了,让赵西辞闹去。”
巧善不愿意看她受苦,急道:“我们再商量一下吧。”
赵东泰听明白了,抢着说:“也好,让四姐看看值不值得。不进去更好,她有本事,不必围着男人转,天大地大,能做的事情多着呢。把赵东椫交给我,我带他去看伤。他不学无术,连马也骑不好,摔个半死,是他活该。”
他站起,走到门口,又回头说:“我的宅子也在学士街,年前请的工匠手艺不错,就叫他们进去修补了,顺手的事。只要再打扫打扫,随时能住人。”
赵家禾抱拳,“多谢七爷!”
“三哥,叫我名字吧!”
“好,东泰,这里就交给你了,我陪她去看看屋子。”
赵东泰点头,出门将扒着栏杆呻吟的赵东椫薅下来,没急着走,盯着楼下的赵东麟,冷声说:“赵五爷,你是跟我走,还是等着人来捉拿?”
赵东麟一直在朝他使眼色,赵东泰见他不识相,回头告状:“我这个五哥,面上做好人,暗地里挑唆拱火,出了事就躲在一旁看戏。这事绝对少不了他的份!”
赵家禾从栏杆这一跃而下,追上想跑的赵东麟,把他也收拾了。
徐家人出招,自然要比单个的徐风宜老练。
外头有事,里边也有事。
王夫人、常夫人、唐夫人,张夫人……
一屋子夫人来给老太太请安拜年,老太太请了赵西辞去作陪。这些夫人嘴巧啊,你一言我一语,把三纲五常唱了个遍。句句不提她,但字字在说她。
赵西辞恶胆横生,藉着恶心犯恶心,看她们齐刷刷变脸,而后理所当然地起身告辞。
老太太也吃惊,催着身边的婆子去送。
别人不给她留脸面,她也不用客气,不等那婆子跟上来,大步流星走了。
第152章 恼
院中等着的青青和阿福快步迎上来,觑着她的脸色,二话不说,上前左右搀扶,伴着她飞快地走开了。
婆子没办好事,心急如焚,气喘吁吁在后边追,想叫人,又不好称呼,只能尴尬地喊:“慢点儿,哎哟,急不得啊,我的姑奶奶,慢点儿……”
慢不了!
一出正院,赵西辞就细细交代两人,一进昭明院就赶紧关院门。
巧善正在等她,三言两语就把外头的事说完了。
赵西辞冷笑道:“这便是寄人篱下的错处,好妹妹,别等人家上门来赶,我们识相点。”
“我也是这么想的,东西都预备好了。”
赵西辞一转头,果然,她的姑娘们都在东厢廊下等着了,妙妙正伸着胳膊等她抱。 ↑返回顶部↑
今早支开他,自然是徐家人在背后搞的鬼,要是伤了她,他一定会发疯,追着徐家讨债到底。徐家人不能太猖狂,也不想惹了褚颀的嫌,便设了这样一个恶心人的内斗局:她跟赵东泰有染,他会恨上“奸夫”赵东泰。他信她清白,就一定会报复设局陷害的赵东椫。
昨晚那句“人情往来”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也是徐家在彰显自家的能耐——褚颀跟前的那些旧人,不会站新来的他们这边。
赵家禾没有半分犹豫就下好了这一注:赵西辞是什么人,打了几年的交道,他不会认错。二则巧善绝对不会背叛赵西辞,他当然要以她的念想为先。还有,他也是男人,知道心爱之人的份量。心上人,心里心外都是她,什么都能抛之脑后,连命都可以丢。褚颀到了这年纪才寻得知心人,无论如何也舍不下。
“老狐狸,小狐狸,管它是哪一只,把事挑破了,让赵西辞闹去。”
巧善不愿意看她受苦,急道:“我们再商量一下吧。”
赵东泰听明白了,抢着说:“也好,让四姐看看值不值得。不进去更好,她有本事,不必围着男人转,天大地大,能做的事情多着呢。把赵东椫交给我,我带他去看伤。他不学无术,连马也骑不好,摔个半死,是他活该。”
他站起,走到门口,又回头说:“我的宅子也在学士街,年前请的工匠手艺不错,就叫他们进去修补了,顺手的事。只要再打扫打扫,随时能住人。”
赵家禾抱拳,“多谢七爷!”
“三哥,叫我名字吧!”
“好,东泰,这里就交给你了,我陪她去看看屋子。”
赵东泰点头,出门将扒着栏杆呻吟的赵东椫薅下来,没急着走,盯着楼下的赵东麟,冷声说:“赵五爷,你是跟我走,还是等着人来捉拿?”
赵东麟一直在朝他使眼色,赵东泰见他不识相,回头告状:“我这个五哥,面上做好人,暗地里挑唆拱火,出了事就躲在一旁看戏。这事绝对少不了他的份!”
赵家禾从栏杆这一跃而下,追上想跑的赵东麟,把他也收拾了。
徐家人出招,自然要比单个的徐风宜老练。
外头有事,里边也有事。
王夫人、常夫人、唐夫人,张夫人……
一屋子夫人来给老太太请安拜年,老太太请了赵西辞去作陪。这些夫人嘴巧啊,你一言我一语,把三纲五常唱了个遍。句句不提她,但字字在说她。
赵西辞恶胆横生,藉着恶心犯恶心,看她们齐刷刷变脸,而后理所当然地起身告辞。
老太太也吃惊,催着身边的婆子去送。
别人不给她留脸面,她也不用客气,不等那婆子跟上来,大步流星走了。
第152章 恼
院中等着的青青和阿福快步迎上来,觑着她的脸色,二话不说,上前左右搀扶,伴着她飞快地走开了。
婆子没办好事,心急如焚,气喘吁吁在后边追,想叫人,又不好称呼,只能尴尬地喊:“慢点儿,哎哟,急不得啊,我的姑奶奶,慢点儿……”
慢不了!
一出正院,赵西辞就细细交代两人,一进昭明院就赶紧关院门。
巧善正在等她,三言两语就把外头的事说完了。
赵西辞冷笑道:“这便是寄人篱下的错处,好妹妹,别等人家上门来赶,我们识相点。”
“我也是这么想的,东西都预备好了。”
赵西辞一转头,果然,她的姑娘们都在东厢廊下等着了,妙妙正伸着胳膊等她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