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在两位师兄的发言结束后,周牧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又针对师兄的回答进行了补充。
  甭管答得如何,观感上就让人觉得工学院这三人还挺团结的。
  刘副校长似乎挺满意,像之前纠正叶满枝似的,给他指出了几个用词和语法上的错误。
  工学院三人的回答全部结束后,刘副校长将视线落到叶满枝身上,用流利的俄文问:“女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补充吗?”
  叶满枝踯躅片刻,皱起秀气的眉毛说:“我可能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与技术有关的话题可能涉及保密信息,外事部门也许会提前准备相关问题的答案,安排专人回答。我对机械制造业生产革新的情况,只知道皮毛,以防说错或说多,我可能不会跟代表团的人解释太多,翻译不就是传话的吗?”
  学校要挑的是翻译,又不是接待人员。
  有些问题哪能随便跟人家闲谈……
  她可是军代表的爱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保密工作那是相当警觉的。
  想到这里,她状似疑惑地看向意气风发的周牧,小声嘀咕:“军工厂子弟怎么连这点保密意识都没有?”
  音量不大,但在场几人都隐约听到了。
  周牧:“!!!”
  他就知道!
  只要跟叶满枝碰上,就准没好事!
  这人无理都要搅三分,何况现在被她抓住了小辫子。
  周牧已经做好了她借题发挥的准备。
  然而,他成长了,叶满枝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她没有咄咄逼人,只是疑惑地嘀咕了那一句便没了下文,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等待校长接下来的提问。
  刘校长对几人的底细已经清楚了,没再问其他问题,请同学们回去等通知。
  *
  叶满枝是在三天后得知选拔结果的。
  学校为十七人的交流团,配了四名随团翻译。
  其中三人是俄文专业大四的学生,只有叶满枝是工业经济系大二的。
  对那场演讲的翻译工作是俄译汉,以四人的俄文水平来看,其实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
  但是,据红光满面的苗主任透露,那天的十六名候选人中,只有叶满枝提及了保密的问题。
  叶满枝同学,以她过硬的政治素质,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露脸机会!
  认真听苗主任介绍了注意事项以后,叶满枝欢天喜地地跑回吴家老宅。
  在吴爷爷和吴奶奶的万分不舍中,抱上她的漂亮闺女就匆匆赶回家了。
  她没直接回军工大院,而是转道去了656厂军代室,向吴峥嵘通报了这个大好消息。
  吴峥嵘知道她这几天一直在等学校的通知,生怕被那周牧压过一头。
  此时听到了好消息,吴峥嵘也替她高兴,笑着道了声恭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