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一出,队伍里哄然大笑。
  笑声中,两人双双涨红了脸——这简直是公开处刑!
  见沈卓默默低着头当鸵鸟,叶欣只好强撑着微笑说话:“……没事的大队长,我们就按队伍来吧,来得及。”
  李兴国点点头,让不愿意协调的那户人家第一个领,叶欣和沈卓第二个。
  就那么等待一会儿的工夫,之前忙着讨论分粮后怎么吃的大伙儿,突然把注意力放到了他们身上,纷纷打听:
  “听说昨天你们家买砖了?”
  “好几车红砖呢,看着就结实耐用,花了多少钱?”
  “你们要建新房子?两人不够住啊,怎么现在建……”
  叶欣只能囫囵回答着:“是买了些砖头,砌个洗澡间而已不算建新房子。平时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灶房也四处漏风,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又说黄家村买的砖头,那边扩建成砖瓦厂了。
  好在前面就一户,不用应付多久,不然叶欣都要招架不住了。
  第043章 遭人妒
  轮到叶欣和沈卓领粮食, 记分员拿着本子核对工分,一顿计算。
  其实两人是分开的,叶欣作为下乡知青, 跟其他知青单独记在另外一个本子上, 情况也跟本地队员有所不同。
  此时叶欣也才知道,其实在分粮食上面, 有一个叫基础口粮的概念, 哪怕不上工不劳作也是可以领到粮食的, 这是为了确保人不饿死,毕竟要考虑到那些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
  不过并不是说壮劳力什么都不干就会有粮食了。劳作所得覆盖了基础口粮,就会多劳多得;劳作所得不够基础口粮的, 生产队会补齐,但是这个补齐的部分算是欠生产队的,之后要还上。
  基础口粮根据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 小孩跟大人也不同。
  这边政策, 知青口粮的划拨标准是每月二十五斤, 一年就是三百斤。按成年人一天一斤口粮算,有六十多斤的亏空要用工分赚来。而工分兑换粮食的比例,跟当年粮食收成有关。
  叶欣穿过来之前, 原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工分很少;穿过来之后虽然认真上工了, 但一开始业务不熟练效率低,后来又偶有请假、上半天采药半天……种种因素下,她挣到的工分是倒数的。一顿计算之后, 她所得口粮刚好是三百斤。
  卡得正好, 生产队不用补给她,也没有多的。但算下来不够吃, 这就是她“偷懒”的后果。
  不过,这个三百斤算的是稻谷。但是分的粮食并不会全部是稻谷,而是稻谷、小麦、玉米、番薯、豌豆等主粮粗粮混合,比如一斤稻谷换算五斤番薯。主粮、杂粮所占的比例也是有规定的,
  所以叶欣分下来的粮食重量不止三百斤,吃是能吃饱,就是吃不好。
  叶欣忙着看自己这边粮食,也没顾得上沈卓的,只知道他比自己要多好些。
  沈卓只有在他爹出事后那段时间缺的工比较多,之前他都勤勤恳恳拿八个工分,后面身体强壮了能拿十个工分,算下来口粮是够的。再一换算其他的粗粮,就更重了。
  两人领了粮食,先装了三袋,两袋放在二八大杠的前面,一袋放在后座,另外也各自背一筐,在众人的目光中落荒而逃。
  运了这么多粮食,上坡当然不轻松,不过两人如今力气都不小了,费点劲还是能推上来的。
  进了院子,匆匆卸下,又再推车下去,一趟还运不完呢!
  两趟也运不完,分作三趟才运完了。
  其实每次分粮食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出动,挑好几趟的。沈卓家住坡上,但有自行车,也算正负相抵。
  推了三趟,两人也累得不轻。
  卸完了粮食,叶欣擦了擦汗对沈卓说:“行了,剩下的交给我吧,你赶紧去上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