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边患能不能多安宁一段时间,要看中原最终的胜利者是谁。
  刘盈派出了自己全部的兵力,在袁绍的冀州和曹操的豫州征战。
  虽然他自己的后勤运输很有压力,但成为战场的冀州和豫州,已经毫无有秩序的后勤可言。
  袁绍的军队已经在捡河蚌和狩猎补充军粮,曹操部分军中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案。
  继承天师道的张燕和创立五斗米教的张鲁张修,即使在刘盈的命令下不以宗教为基础,也能轻易煽动人心。
  大不了,再喊一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这个时候,还是以东汉末年本就存在的民谣做为口号,更能引起共鸣。
  刘盈根据后世的润色,将这首民谣最后一句更改,让它在中原各地唱响。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拿着粗劣武器的百姓,仿佛自杀般地冲向了袁绍和曹操的征粮军队。
  一如秦末拿着竹竿的黔首,也如十几年前将黄巾裹在头上的那群庶民。
  崤山以东的豪族震怒不已。
  张盈,他都不怕吗?
  “若我为帝,定再约法三章,兴文景之治!”
  刘盈每到一处,就许诺免一年徭役赋税。粮草充足的刘盈的军队,对沿路村庄所剩不多的糠麸丝毫不取。
  就凭借着这些豪族看不懂的小恩小惠,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空口保证,刘盈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相迎,人人唯恐刘盈不为帝。
  刘盈恍然。
  曾经他与阿父一同进入关中。同样的举措,同样的情景。
  或许那时的他还年幼,或许那时承担所有期盼的是他的父亲,刘盈虽激动自豪,感触却不深。
  至少没有深到脸上许久没有笑容的程度。
  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阿父肩上的压力。
  刘盈骑在马上,可以轻易看清站在地上的人那蕴含了太多的期盼,以至于五官都扭曲了的脸庞。
  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多卑微,多天真。
  可这时的人,除了将希望寄托在“圣君”身上,还能做什么?
  已经长大的刘盈,早已经明了“汉圣宗圣皇帝”这个谥号庙号有多不合规矩。
  中原文化总是含蓄的,汉人王朝即使再期盼圣君,除非追封先祖,否则不会用“圣”来作为庙号。
  而评价皇帝一生的“谥号”,也没有一个人能担得单独一个“圣”字。
  至于复字的谥号,那便已经泛滥,不值一提。
  是不是啊,文武大圣皇帝?你是不是更希望自己叫唐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