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哪家贱儒,最终落脚点还是一个“仁”字,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唯举、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刘盈没有多言。
  荀子的书,饱读诗书的世家子不会没看过。
  那些堂皇正义之语,世家子自幼翻阅过无数次,不是不懂得其中道理。
  只是有的人没读过书,却心怀天下;有的人学富五车,心里眼里却容得下自己。
  或许有的人会改变,但会改变的人自会改变,不是别人在他耳边说一百遍“你怎么能这样”,就能让对方改。
  郭嘉的智慧在当世是佼佼者,他有王佐之才毋庸置疑。
  只是刘盈想,自己可能和颍川大部分才华横溢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郭嘉终于品出点味,他语气古怪道:“该不会你是让我看到益州在你治下欣欣向荣,就想以你才是结束乱世的明主为理由,劝说我归顺你吧?”
  刘盈鄙夷道:“我和你相性不合,没让你归顺我。我是希望你看到益州欣欣向荣,感慨一声将来曹操治下也会在你的辅佐下欣欣向荣,庶民安居乐业,贤人才华都得到施展。不过你不感慨也没什么,汉高祖麾下大部分功臣都与你一样,本就不是重要的事。”
  郭嘉不解。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赞扬刘盈的治理才能?
  刘盈却不再回答。
  他也不再在郭嘉房里处理公务,而是像对待普通使臣那样约束郭嘉的行动。
  曾经刘盈向郭嘉敞开了自己的一切,现在他关闭了一切,如同防备普通的来打听消息的使臣一样,防备着郭嘉。
  郭嘉真觉得刘盈不可理喻。
  这么多时日,刘盈在他面前该暴露的都暴露了,还遮掩什么?
  刘盈突然冷淡,郭嘉也懒得和刘盈修复关系。
  他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不断思考要怎么限制刘盈,却找不到突破口,十分焦躁。
  刘盈口中那些仁义、庶民、道德的空泛之语,如羽毛般轻轻从郭嘉心口掠过。
  掠过之时可能会有些瘙痒,但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痕迹。
  郭嘉给曹操整理的刘盈言行中,也没有加入什么仁义道德和庶民。
  这些事对争霸天下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抽丝剥茧看清本质,不过是屯田、纳贤等简单策略罢了。
  张仲景到达成都的时候,一见刘盈便感慨道:“张益州果真贤良仁慈之人,治下庶民竟已无乱世之相!”
  刘盈绽放笑容:“我就是这么厉害!”
  他拉着张仲景的手,向张仲景炫耀自己治民的心得。
  张仲景一一记下,然后向刘盈询问自己在当郡守时的一些困惑,并不因为刘盈年少而轻视刘盈。
  他们没有聊多久。张仲景见到郭嘉大体无碍,为安曹操的心,立刻就要返程。
  见有人来接郭嘉了,刘盈就像是甩掉了包袱似的,又对郭嘉亲近起来。
  之前的冷落,好像真的只是单纯防备郭嘉病愈后在益州捣乱似的。
  只是刘盈在送郭嘉离开时,问郭嘉道:“奉孝,你可想好,若曹操夺得天下,你希望那天下是何等模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