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蛇[女尊] 第44节(2 / 4)
第五十四章 “怎么都不舒服,你帮帮我……
折腾一通已是后半夜,晚间气候还凉着,宋观清简单擦洗一番就算完事。
从浴房内出来,拨了两下炭盆里烧的火旺的碳。
原这天气是不用烧炭取暖,但宋观清瞧着青九依然倦怠,恐怕是还未从寒冷中缓过神,便让金佩先不撤炭盆,再用个小半月再说。
一条小臂长的小青蛇趴在床上困的睁不开眼睛,听闻动静才懒洋洋睁开眼,扬起脑袋吐了吐信子,又趴了回去。
宋观清坐到了床边,自然地抱起小蛇在怀,怜惜地揉了揉它脑袋,“身体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小蛇尾巴尖轻晃了两下,圈起身体卷住宋观清小指。
观察下来小蛇多嗜睡,左不过妖生不了什么病,宋观清抱着小蛇上了床,将小蛇盘盘放在了心口的位置,“想睡便睡吧。”
小蛇安心闭上了眼,脑袋一搭,转眼就睡着了。
周边临近的三个县县令早在宋观清回来前三日得了京城传来的旨意,无外乎就是配合着朝廷的决策。
宋观清的书信紧随其后送到了各位县令的手中,表明了前来拜访的用意,算是做到了礼数周全。
虽离的不远,但奔波一次要花费半天的功夫,车马劳顿拘束在一处坐的人骨头疼。
宋观清疼惜小蛇不愿它跟随多奔波,心中却也舍不下见不着。
晨起准备出发时不多言,静静坐在梳妆台前束发,果不其然睡意朦胧的小青蛇寻着气味游到宋观清身边,找准了袖子往里头一钻,连缠手腕都懒得缠,袖兜一瘫不愿动弹了。
于是宋观清顺理成章带着熟睡中的小蛇上了马车,又让金佩备了青九爱吃的糕点和热了炭火炉子,准备妥当才让驭马人驱车离去。
王大人管理的阮林县乃先皇在位时期就特指的战备粮仓,宋观清特意先行赶来查看地方粮食的储备,也好与军中指挥协商时能安排好粮草运输时间。
刚到阮林县门口便看到了等候许久的王大人,宋观清下车迎去,互相作揖道,“还劳烦王大人亲自等候。”
“子舟啊,你这说的什么话。圣上委任你当差,我自当是要尽心尽力帮衬着你,更何况事情有关于周边县的安危,更是要积极配合。”
王大人请宋观清上了同一辆马车,隔绝了外头的嘈杂说起话来方便的多。
王大人叹了口气,“也并非是我要说丧气话,只是你也知道,近两年来咱们才受到圣上重视,之前的日子可谓是连修整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扣出来的。”
宋观清直接道,“大人所言,是县内存储的粮食达不到预估的数目?”
王大人羞愧摇头。
宋观清面色不变,“先帝在阮林县修了五十个粮仓,可留有一半?”
王大人再次深深叹了口气,狠狠抹了把脸道,“前年大面积洪灾的事你也是知晓,那场雨淹了不少粮食,过后我一盘点,竟来不及晒干都已发霉。”
听到此处宋观清心中略有了底。
王大人不忍看宋观清脸色,也羞于面对自己办事步周全,“约莫还有三分之一可用粮,前几日得了圣上消息已经运了几车过去,剩下的估摸着能给南地驻军撑个一月有余。”
阮林县是战略粮仓储地,骤然减少不止一半的粮食,偏偏赶巧碰上了南边要扩充军营准备打仗,短短小半个月王大人鬓边愁的发白。
宋观清拍了拍王大人肩膀,“大人,既然事已至此,多思无益,不妨想想如何能弥补了空子。”
王大人抓住救命稻草般,“子舟,你可有好办法。”
宋观清顿了顿,问道,“听圣上意思南边境暂时只是摩擦,还未到动干戈的地步。每年冬麦、春麦割两茬,一年三个县余出的粮食大约能十粮仓,后再从其他地方调粮便好。” ↑返回顶部↑
折腾一通已是后半夜,晚间气候还凉着,宋观清简单擦洗一番就算完事。
从浴房内出来,拨了两下炭盆里烧的火旺的碳。
原这天气是不用烧炭取暖,但宋观清瞧着青九依然倦怠,恐怕是还未从寒冷中缓过神,便让金佩先不撤炭盆,再用个小半月再说。
一条小臂长的小青蛇趴在床上困的睁不开眼睛,听闻动静才懒洋洋睁开眼,扬起脑袋吐了吐信子,又趴了回去。
宋观清坐到了床边,自然地抱起小蛇在怀,怜惜地揉了揉它脑袋,“身体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小蛇尾巴尖轻晃了两下,圈起身体卷住宋观清小指。
观察下来小蛇多嗜睡,左不过妖生不了什么病,宋观清抱着小蛇上了床,将小蛇盘盘放在了心口的位置,“想睡便睡吧。”
小蛇安心闭上了眼,脑袋一搭,转眼就睡着了。
周边临近的三个县县令早在宋观清回来前三日得了京城传来的旨意,无外乎就是配合着朝廷的决策。
宋观清的书信紧随其后送到了各位县令的手中,表明了前来拜访的用意,算是做到了礼数周全。
虽离的不远,但奔波一次要花费半天的功夫,车马劳顿拘束在一处坐的人骨头疼。
宋观清疼惜小蛇不愿它跟随多奔波,心中却也舍不下见不着。
晨起准备出发时不多言,静静坐在梳妆台前束发,果不其然睡意朦胧的小青蛇寻着气味游到宋观清身边,找准了袖子往里头一钻,连缠手腕都懒得缠,袖兜一瘫不愿动弹了。
于是宋观清顺理成章带着熟睡中的小蛇上了马车,又让金佩备了青九爱吃的糕点和热了炭火炉子,准备妥当才让驭马人驱车离去。
王大人管理的阮林县乃先皇在位时期就特指的战备粮仓,宋观清特意先行赶来查看地方粮食的储备,也好与军中指挥协商时能安排好粮草运输时间。
刚到阮林县门口便看到了等候许久的王大人,宋观清下车迎去,互相作揖道,“还劳烦王大人亲自等候。”
“子舟啊,你这说的什么话。圣上委任你当差,我自当是要尽心尽力帮衬着你,更何况事情有关于周边县的安危,更是要积极配合。”
王大人请宋观清上了同一辆马车,隔绝了外头的嘈杂说起话来方便的多。
王大人叹了口气,“也并非是我要说丧气话,只是你也知道,近两年来咱们才受到圣上重视,之前的日子可谓是连修整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扣出来的。”
宋观清直接道,“大人所言,是县内存储的粮食达不到预估的数目?”
王大人羞愧摇头。
宋观清面色不变,“先帝在阮林县修了五十个粮仓,可留有一半?”
王大人再次深深叹了口气,狠狠抹了把脸道,“前年大面积洪灾的事你也是知晓,那场雨淹了不少粮食,过后我一盘点,竟来不及晒干都已发霉。”
听到此处宋观清心中略有了底。
王大人不忍看宋观清脸色,也羞于面对自己办事步周全,“约莫还有三分之一可用粮,前几日得了圣上消息已经运了几车过去,剩下的估摸着能给南地驻军撑个一月有余。”
阮林县是战略粮仓储地,骤然减少不止一半的粮食,偏偏赶巧碰上了南边要扩充军营准备打仗,短短小半个月王大人鬓边愁的发白。
宋观清拍了拍王大人肩膀,“大人,既然事已至此,多思无益,不妨想想如何能弥补了空子。”
王大人抓住救命稻草般,“子舟,你可有好办法。”
宋观清顿了顿,问道,“听圣上意思南边境暂时只是摩擦,还未到动干戈的地步。每年冬麦、春麦割两茬,一年三个县余出的粮食大约能十粮仓,后再从其他地方调粮便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