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口骤减是阻碍发展的最大原因,有的家庭没有壮劳力就没了经济来源,吃饱都成问题更别提按时缴纳税款。
  虽然朝廷减少了清河县百姓的五成银税,但对于损失惨重的百姓来说剩下的五成仍然是个巨大的压力。
  周淮清尝试鼓励女子妇人夫郎走出厨房,有手艺会刺绣擅长吃食的也可以到镇上摆摊贩卖成品,也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不过大多数女子哥儿被教导了一辈子,女人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日与柴米油盐打交道。让她们突然打破观念传统一时间无法接受。
  不仅如此不少男子听说女子也要出门营生,第一反应就是离经叛道,不成体统。不在家好好待着,出来抛头露面简直丢人。
  这个政策实行艰难遭到不少百姓的反对,但是庆幸的是过年前的大市集的商贩中居然真的出现了女子出街,炸油饼油糕的,卖绣品手帕络子的。
  还有一些女子会自制花露胭脂,而且比男子更懂因人而异,为不同的女子推荐更适合她们的胭脂水粉。是以,条街就属那个摊子的生意最好。
  周淮清特意带着妹妹亲自去了各个女子经营的摊位上以示嘉奖和鼓励。
  其他原本有想法但被家里人阻止的女子见了更坚定了信心,有的觉得自已的绣品比摊位上的更好,她的能卖那么好自已的为什么不能。
  一场改革的风在年节热闹的氛围里悄悄在女子哥儿间流转涌动。
  第62章 失踪
  裴洛衡看着手里的书信简直比处了一天衙门公务还要头疼,这才刚过完十五人就跑不见了,真是一天都不能多等。
  负责照看他的小厮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大人要他看着小少爷,结果人是什么时候不见的都不知道。
  裴洛衡捏了捏鼻梁,无奈道:“行了,你下去吧。在侯府那么多侍卫他都能跑,更别说这里了。”
  “裴茗,去侯爷派来的几人中挑两个身手好的,看能不能追上,一定要将小少爷安全护送到清河县。我马上修书给父亲和周淮清,你找快马送出去。”
  “是,小的这就去。”
  待裴茗走后,裴洛衡赶紧研墨,裴涵知的事得早日跟父亲说清楚。
  京城势力盘根错节,周淮清简单的家庭环境反而更适合单纯的裴涵知。
  况且以裴家现如今的地位,不仅不需要靠联姻在朝堂立足,反而还应该韬光养晦为好。
  林家与周家交好,叶稚又与裴涵知亲近。他们对周家了解,对周淮清更是赞不绝口,想来应当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裴涵知也到了适婚年龄,早日把婚事定下也免得京城那些心思不正企图攀高枝的人一直打裴涵知的主意。
  家里有个不省心的弟弟,裴洛衡比在清凉山求学时还要谨言慎行,小爹爹虽然总是冷着脸呵斥弟弟但他知道在这个家里最牵挂他的还是小爹爹。
  裴涵知出门第二天就被派去的暗卫追上,不过考虑到二少爷是个哥儿,两个暗卫只能躲在暗处保护只在夜里守值时出现。
  这次出门裴涵知好歹知道带个小厮,路上照顾饮食起居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马车行驶半个月才终于进入与清河县相邻的永恩县。从这里开始,平缓的大道变为山道,四处荒野人烟罕见。
  夜里裴涵知就睡在马车里,好在有了一次出远门的经验,裴涵知这回准备充分。路上也是不断补给食物和水源。不然在这荒郊野外的,挨饿事小,光是在寒风里露宿一夜小命都不保。
  暗卫在不远处生了火取暖,裴涵知将装着干粮和肉干的布囊让小厮送去。此次因为他的任性让人平白跟着受罪,裴涵知也心有愧疚。
  但是如果没有暗卫跟着,裴涵知和小厮也是万万不敢走夜路的。
  就这么在山道走了三天两夜,第二日太阳下山之前就能进入清河县。
  两个暗卫趁着白天去逮个两条鱼,干粮吃了几天再加上舟车劳顿,裴涵知身体明显有些吃不消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