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第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舒宁都觉得有些眼热,托合齐干了大半辈子,也就才混了个步军统领,才是从一品而已,正蓝旗蒙古都统,可是正一品,比托合齐还要高一层。
  当然,论品级是这样,论实权的话又是另一回事儿了,八旗蒙古都统足有八个,又是分管蒙古这边将士的,肯定不如仅有一个的步军统领权利大。
  直到七月流火,草原逐渐冷了许多,皇上才带着阿哥们班师回朝。
  胤禛刚一回府,就要检查弘盼的功课,这也是和皇上学的,皇上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从外头回来之后,看看儿子们都学的如何,有没有松懈。
  只是这一检查就出了事儿,弘盼原本就资质平平,不是什么天才,功课什么都就那样,哥哥去世,他也得跟着忙,更影响功课,之后又听说阿玛出城,放松了许多,功课都是应付着完成的,自然不能让胤禛满意,胤禛责罚他重写。
  弘盼看着堆积如山的课业,只觉得心累,再写一遍难道他就能过了吗?他永远也不可能像大哥那样写出让阿玛满意的文章的。
  与此同时,看到弘盼再交上来的文章依旧非常糟糕的胤禛也不明白,同样都是他的儿子,年岁也差不多,生母不同,生出来的儿子真的至于差这么多吗?
  九月,京城刮起了北风,舒宁换上了皮子斗篷,外出的时候不至于被风扑着,从前她其实不是很理解天稍微一凉,张贵人就要趁着还有太阳,赶紧将箱笼里是大衣裳拿出来晒好,驱虫,重新打理,现在她懂了,人到了年龄,是真的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谁承想,就凉了这几天,舒宁没事儿,倒是京城四贝勒府的弘盼发起了烧,到了晚上直转成高烧,四贝勒府的人天不亮就派人等在太医院门口,一大早就把太医请到家里去了。
  可这也无济于事,开了药吃了之后并不见好转,隔天中午,弘盼夭折。
  李氏哭成了泪人,此刻,她终于理解了前几个月的乌拉那拉氏,丧子之痛,心如刀割,李氏直接哭晕了过去,还是身边的侍女抱来了弘昀,李氏才不至于伤心过度。
  胤禛真的不明白,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一年之内,两个儿子夭折,刚给弘盼办完了葬礼,胤禛就重新回到寺庙里继续修行了,寺庙倒是变成了他抚慰心灵的地方了。
  御花园里的枫树叶子又红了,舒宁也就开始准备大选了,今年在御花园选看秀女,每日两旗,依次入宫。
  今年大选,皇上大概是想着皇子们都渐渐长大,一个一个的也都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像是胤?,妾室郭络罗氏都为他生了三个儿子了,可依旧一个嫡福晋也没有,的确有些不合适。
  皇子之中,若是除开太子,要论谁的身份最尊贵,也就只有十阿哥胤?了,母为温僖贵妃,往上数数,父族和母族的祖先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就是说,他的高祖父与外高祖父实际上是同一个人。
  在清朝这样一个无比看中血缘的地方,胤?当时无愧是血统最纯的一个人,虽然他平日里表现平庸,但没有人敢慢待于他。
  身份如此高贵,皇上在给他选福晋的时候自然也是十分忧愁。
  既不想他的福晋身份太高影响太子地位,闹的诸皇子将来不得安宁,也不想他的福晋身份太低配不上他的身份。
  最后,皇上给胤?指了一个来自蒙古的福晋,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为胤?的嫡福晋。
  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不如科尔沁部,但也是蒙古的大部落之一,身份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样既断绝了胤?以后和太子相争的可能,身份也足够显赫,配的上胤?,同样,用一个儿子,加强了和蒙古的联系,可谓是一举三得,皇上对这个指婚可谓是相当的满意。
  只是胤?自己如何想,没有人知道,蒙古来的福晋和他是否处得来,也不会有人在乎,就像这些年皇上指婚从来都不会问被指婚的人愿不愿意一样。
  同样的,还有胤禌的福晋,在所有阿哥的福晋里属于中规中矩的,不出挑,也不落架。
  最后,就是舒宁最最关心的胤裪的福晋,她没想到皇上居然给胤裪指婚了富察氏,这可和舒宁额娘家富察氏不一样,只是姓富察,家里实在是没什么官儿,皇上给胤裪配的,是鼎鼎有名的沙齐富察氏。
  乾隆元后富察氏,就是从这家出来的,是富察·马齐的侄女。
  马齐可是一个敢当众在朝堂上和康熙打架的人,偏生皇上把他家三兄弟都下大狱了之后又官复原职了,可见这人的能耐,直到乾隆朝,他依旧是不折不扣的大学士,从来都没跌下去过。
  而胤裪的嫡福晋,就是富察·马齐的嫡女。
  这属实是让舒宁又惊又喜,看着胤裪不甚在意,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觉得这可能就是傻人有傻福吧。
  “皇阿玛挑的人自然是最好的,我都满意,最近这几天苏麻喇姑有些不太好,我想去看看,额娘要一起吗?”胤裪问道。
  舒宁点了点头:“苏麻喇姑年纪大了,是有些多病多灾的,你这些天常去看看她,她高兴,额娘跟你一起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