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1 / 2)
阿哥们学什么她就学什么,阿哥们怎么学她也怎么学。
偏偏这孩子对什么都很有兴趣,也不怕苦不怕累的,自己倒是很愿意去学。
就跟她亲哥当年看船模的时候一个样,都是那么的刻苦钻研。
四阿哥走的时候,明显瞧出来是松了一口气的。
瑶令瞧见了,没说什么。
等人都走了,这屋里静下来,瑶令空下来喝一口奶茶。
彩霞才道:“玉牒今年便是大修的时候。乌雅贵人是怕当年的事耿在四阿哥心里。想化解一二。生怕四阿哥到了时候不记在她名下了。若记在她名下,她便是除了宜嫔娘娘外,宫中另一位生育了两位皇子的嫔妃。”
这是眼瞧着四阿哥要成婚了,嫡福晋家里也是有前程的,乌雅氏怕好处给了别人,所以这会儿就想和四阿哥冰释前嫌,想要四阿哥认她做额娘。
毕竟皇贵妃膝下亲生的也是一位阿哥一位公主。
紫月道:“她这是缓过来了。六阿哥如今上进,前儿得万岁爷夸奖说读书好,如今四阿哥又要成婚,成婚之后便能办差了,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不拘哪一个,晋位的希望就落在阿哥们身上了。”
瑶令听康熙提过这件事。
当初四阿哥出生时,就有将时辰送到宗人府去存着。到了修玉牒的时候,就直接写上去的。
那会儿乌雅氏没作妖,孩子虽然养在佟佳氏那里,但肯定是写在乌雅氏名下的。
现在,乌雅氏心里就没底了。
康熙的意思,五公主和十阿哥,还是照旧将他们记在各自生母的名下。佟佳氏出事的时候,五公主什么都不知道。
直接就养在了太皇太后跟前,五公主是太皇太后养大的,对太皇太后感情最深,她又是和硕公主,不在意这些个陈年旧事。
钮祜禄氏出事的时候十阿哥都大了,这两年也缓过来了,该是如何就是如何,他自己立身正,也没有必要避讳这些事。
瞧着钮祜禄氏家里别的人也过得好好的,他自然也能靠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就是四阿哥,康熙有点不愿意将他写在乌雅氏的名下。
不是为了四阿哥,是不想乌雅氏有什么非分之想。
可不写乌雅氏,又不知写在谁的名下更好。佟佳氏是罪人,肯定是不成的。
这一时就暂时没有定论。
瑶令心里想,写在她这里也不是不成。但康熙不同意。
两个人私底下说了。
瑶令也明白康熙的意思,且不说日后,只说现在,若四阿哥记在瑶令名下,那就是皇贵妃之子,可就算是半个嫡子了,同十一阿哥的身份是一样的。
这对于四阿哥来说,就太尊贵了,毕竟他不是真正皇贵妃亲生的,也没有在瑶令这里抚养过一日,四阿哥生母尚在,直接写是不妥当的。
康熙这些考量放在一起,就不曾定下来。
玉牒那边别人都写好了,就等着四阿哥,可迟迟没有动静,外头难免议论纷纷。
不知道怎么的,传着传着就成了四阿哥要做皇贵妃的儿子,皇上会下旨将四阿哥记在皇贵妃的名下。
乌雅氏一听就慌了。她也是生怕四阿哥成了别人的孩子。 ↑返回顶部↑
偏偏这孩子对什么都很有兴趣,也不怕苦不怕累的,自己倒是很愿意去学。
就跟她亲哥当年看船模的时候一个样,都是那么的刻苦钻研。
四阿哥走的时候,明显瞧出来是松了一口气的。
瑶令瞧见了,没说什么。
等人都走了,这屋里静下来,瑶令空下来喝一口奶茶。
彩霞才道:“玉牒今年便是大修的时候。乌雅贵人是怕当年的事耿在四阿哥心里。想化解一二。生怕四阿哥到了时候不记在她名下了。若记在她名下,她便是除了宜嫔娘娘外,宫中另一位生育了两位皇子的嫔妃。”
这是眼瞧着四阿哥要成婚了,嫡福晋家里也是有前程的,乌雅氏怕好处给了别人,所以这会儿就想和四阿哥冰释前嫌,想要四阿哥认她做额娘。
毕竟皇贵妃膝下亲生的也是一位阿哥一位公主。
紫月道:“她这是缓过来了。六阿哥如今上进,前儿得万岁爷夸奖说读书好,如今四阿哥又要成婚,成婚之后便能办差了,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不拘哪一个,晋位的希望就落在阿哥们身上了。”
瑶令听康熙提过这件事。
当初四阿哥出生时,就有将时辰送到宗人府去存着。到了修玉牒的时候,就直接写上去的。
那会儿乌雅氏没作妖,孩子虽然养在佟佳氏那里,但肯定是写在乌雅氏名下的。
现在,乌雅氏心里就没底了。
康熙的意思,五公主和十阿哥,还是照旧将他们记在各自生母的名下。佟佳氏出事的时候,五公主什么都不知道。
直接就养在了太皇太后跟前,五公主是太皇太后养大的,对太皇太后感情最深,她又是和硕公主,不在意这些个陈年旧事。
钮祜禄氏出事的时候十阿哥都大了,这两年也缓过来了,该是如何就是如何,他自己立身正,也没有必要避讳这些事。
瞧着钮祜禄氏家里别的人也过得好好的,他自然也能靠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就是四阿哥,康熙有点不愿意将他写在乌雅氏的名下。
不是为了四阿哥,是不想乌雅氏有什么非分之想。
可不写乌雅氏,又不知写在谁的名下更好。佟佳氏是罪人,肯定是不成的。
这一时就暂时没有定论。
瑶令心里想,写在她这里也不是不成。但康熙不同意。
两个人私底下说了。
瑶令也明白康熙的意思,且不说日后,只说现在,若四阿哥记在瑶令名下,那就是皇贵妃之子,可就算是半个嫡子了,同十一阿哥的身份是一样的。
这对于四阿哥来说,就太尊贵了,毕竟他不是真正皇贵妃亲生的,也没有在瑶令这里抚养过一日,四阿哥生母尚在,直接写是不妥当的。
康熙这些考量放在一起,就不曾定下来。
玉牒那边别人都写好了,就等着四阿哥,可迟迟没有动静,外头难免议论纷纷。
不知道怎么的,传着传着就成了四阿哥要做皇贵妃的儿子,皇上会下旨将四阿哥记在皇贵妃的名下。
乌雅氏一听就慌了。她也是生怕四阿哥成了别人的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