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何听得心里美滋滋的,他脸上红润无比,连忙摆手自谦:“言重了,言重了,殿下真的谬赞了。”
  大秦能臣干吏,文武俊才何其多也?
  掰着指头属下来,王蒙两将门之家,为王上立下不世之功。
  王丞相、冯劫大夫、相国尉缭子大人、章邯章少府、李斯李廷尉等等,哪一个不是指点江山,谋划过人的呢?即便是官员中最年轻的张良张大人,也不费一兵一卒,劝说魏王投秦了。
  他一个萧何,哪里有如此大的本事呢?
  但是听着公主殿下赏识的话,萧何还是忍不住高兴。
  萧何想到他和周勃同时任两郡郡守,难免要被人拿来比较。如今殿下对他如此看重,萧何心里更是拼了一把劲,打算将东郡治理得超过砀郡,才对得起王上、公主对他的重用。
  真是恰巧了,砀郡中的周勃接到赵瑶君对自己的满篇肺腑之言,褒扬之词时,他也是眼含热泪,同萧何想得如出一辙。
  他一定要将砀郡治理得超过萧何!
  如此方能对得起公主殿下对他的期望啊!
  于是萧何和周勃,两个有真本事,且两个都在汉朝都当过丞相的国之干器。如今暗中行角力,各自内卷,格外想要超过对方。
  但凡哪边火力不够了,稍微松懈一点点,赵瑶君便找来萧何谈心,又立即写了肺腑之信去给周勃打气,使得两个郡守卷上更卷,卷得一天都闲不下来。
  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不卷的超过对方,没有一方罢休!
  这般操作下来,受益的全是两郡的黔首,以及工作量陡然减少,日子越发悠闲,内心越发满意的赵瑶君。
  她只要大事上稍微把控一二,其余事情全不用做,萧何和周勃完成得特别完美!
  赵瑶君心里对自己的操作不住的点头:【还是阿父说得对啊!凡事不需要我亲历亲为,只要我端水激励臣下,哪边力气不够,就加把火,让他们拼了劲儿去做,去互相竞争对比。嘿嘿,这效果真是不错,我也清闲下来了。】
  赵瑶君心里美滋滋的,又一次视察时,她看着车窗之外,隐隐见到挖泥的黔首队,将一根根长长的、沾着红泥的植物根茎丢到一旁,然后继续挖泥。
  接下来但凡挖到那长长的,有小孩儿手腕粗的植物根茎,纷纷被黔首们随意丢弃到一旁,早已堆成了一座小小的根茎山。
  黔首们隐隐的声音传来:“这玩意儿怎么总能挖到,也太多了吧!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得到处都是,又不能吃,反而让我都没法好好做工了。”
  赵瑶君呼吸急促起来。
  这,这玩意儿是野山药啊!
  谁说的不能吃,这完全是可以吃的啊!
  野山药在后世还挺贵的,它的营养和口感,都比现在的东郡、砀郡黔首的那没滋没味,稀薄无比的豆粥,好上了不知多少!
  韩信瞧见赵瑶君的表情,立即掀开车帘,在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时,便默默抱了两三根山药,匆匆回了马车中,还将马车门关紧,没让寒风吹进来。
  他将山药摆在赵瑶君脚下,仰头道:“殿下是想要这个?”
  赵瑶君激动的点头,随手呼噜了一把自己腿边韩信的脑袋,高兴道:“对,这个山药。韩信你太懂我了,你拿来得太及时了,我正想好好确认一下呢。”
  韩信摸了摸自己的头,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赵瑶君看着野生山药,她却顿了顿,立即换了种说法:“这个薯蓣是可以吃的。”
  山药此时还不叫山药,叫薯蓣。薯蓣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种:“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的句中。
  这个《山海经》里的薯蓣,就是野生山药。不过《山海经》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一个人的智慧,而是秦汉这个时期中,才渐渐形成的一本地理明志,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