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第2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穆晚不是别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自家人,有时候穆富贵老两口有个啥事儿,店里就完全是穆晚夫妻俩在管,她们不仅要忙掌勺这活儿,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也会跟着忙。
  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穆晚手艺真的好,四五月份收益的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管怎么说,按分成来算,合情合理。
  在一家子忙着挣钱的时候,社会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知青回城后,有好些人都没有工作,两天三天还好,两个月三个月的,这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长了张嘴每天都得吃饭嘛,没有工作就没饭吃,喝西北风是喝不饱的。
  劳动局也没办法,有知青跑去问,人家就说鼓励个体经济,这么多的人回来,实在是没有工作岗位可以提供。
  所以从开年到现在,路边摆摊的人更多了,甚至还形成了小规模的市场街,里面卖啥的都有,家里种的菜呀,自己编的帽子啥的。
  应有尽有,比去年丰富得多。
  也有摸索尝试着开店铺的,就拿平慈街来说,原本这街上私人店铺只有三四家,几个月过去,又多了两三家。
  上个月的时候,在穆富贵老两口店铺的不远处,有兄弟俩开了一家小面馆。
  味道还可以,小面馆生意也挺不错的。
  没出两个礼拜的时间,穆富贵同志就跟人混熟了,有时候同行也不一定是冤家嘛,多认识个人就多条路,这句话在啥时候都适用。
  就像现在这店里的鸡鸭米面菜之类的货源,有一小半都是他靠认识的那些大爷搞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闻谵找的路子,他同学多,在哪工作的都有。
  不然光靠家里那些票据,这店可开不起来。
  小面馆的兄弟俩姓李,都是知青,年后回城的,家里条件还行吧,不算差,够他们闲散两三个月,两三年就不行了。
  这不,看卖吃食挣钱,兄弟俩合计合计后也整了一个。
  当然了,有像李家兄弟这种积极寻找出路的,那自然也有没啥能力、品行又不端正、喜欢游手好闲搞小偷小摸的人。
  这半年,城里治安真的是不咋好。
  在外面瞎晃荡的人多,郊区桥下就住了不少,都是没有介绍信、没有工作的人,好些都是扒火车来的,有些是正儿八经想找找有没有活干,想靠自己挣点钱。
  有一小部分打的就是不劳而获的主意,在城里到处乱窜,偷一次得逞了,紧接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给人家公安搞得,天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没个休息时候。
  进入六月下旬后,学校期末考试也进入了倒计时,离放假差不多只剩下大半个月的时间。
  穆家这边,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挣钱的挣钱,复习的复习。
  六月二十三号这天,是个礼拜六。
  学校今天没有晚自习,穆绵下了最后一节课就回家了,聂思慧差不多同一时间到家,然后姑嫂俩帮着老太太做晚饭。
  闻谵开车回来刚好赶上晚饭,穆卓离得远,每次礼拜六的晚上都是这样,大伙儿先吃,他的饭留着,等回来再吃。
  八点多的时候,穆卓和在小吃店忙活的四人一前一后到家,前后没超过两分钟。
  穆卓今天有事耽搁,回来得晚了点,柳双翠四人倒是比平时回来得早些。
  人一多,屋里一下就吵闹了起来。
  每个星期礼拜六的晚上和礼拜天都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