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与梨花同梦 第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后道:“那你欣赏他的琴技和为人就行了,何必非得据为己有呢。”
  鲁国夫人气涌如山,“我要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也不会走投无路来找姑母了。”说着向皇帝哭诉,“陛下,我的乔郎可是打庐江的时候战死的。”
  皇帝疑惑道:“为了嘉奖乔延年,你要朕替你把瓜强扭下来?”
  有些事能做,但经不得说,说出来就会很尴尬。鲁国夫人此行注定得不到任何襄助,悲悲戚戚地回去了,她走后太后还在嘀咕,“八成是眼神出了毛病,琴技和为人很重要吗?难道不是长得俊俏,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说太后是全大梁女子的表率,说出了大多数女郎的心声。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但长得不好看,很容易摔碗。
  边上的皇帝终于放下筷子掖了掖嘴,想起自己还得在女郎面前保持风采,冲看过来的苏月淡淡微笑,“朕吃饱了。”
  然而苏月接下来又面临了新的困扰,梨园最近确实在推举醍醐,但大家都是看重他的技艺,致力于让上都的官宦门第明白,梨园如今不重色相,重的是能力。结果这可好,还没安排上几次出演,竟让两位贵妇发生了抢夺。忽来的一切让她始料未及,看来日后推不推举,要三思而行了。
  太后是闹不清现在的年轻人,拍着膝头嘀咕:“她们吵吵闹闹的,不会出事吧?”
  苏月发愁得很,“以前女乐师与官员两情相悦,官员递交文书就可以了。现在风水轮流转,是不是公主夫人们递交文书,也能把男乐师带出去?”
  皇帝说应当,“一视同仁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男女乐工都一样。”
  太后方才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转头问苏月:“二郎近来是不是总往梨园跑?他可是瞧上了哪个乐工?”
  苏月看了看皇帝,权弈的动向,太后尚且不知道,自己随意泄露了,是不是不太好。
  皇帝见状接了话,“二郎谱的曲子送到梨园制成大乐了,上次冬至大典上还曾用过。来往得多了,与一个前头人相处甚欢,今日邀人家女郎出游看雪去了。”
  太后一听赶忙刺探:“是什么样的女郎?人才怎么样?”
  苏月说:“人才样貌很好,当初三十多人从姑苏来,她是头一个选作前头人的。如今处处帮衬我,再忙再累从不抱怨,是我顶要好的朋友。”
  如此太后就放心了,“只要样貌好,品行正,二郎若是喜欢,我不管。不过他的身子,还是得小心啊,毕竟才复原……”更多的话老母亲不便细说,清清嗓子,端起了茶盏。
  皇帝安抚母亲,“二郎自有分寸,阿娘不必担心。”边说边朝外面看,喃喃道,“雪下得愈发稠密了。”
  太后是识趣的老太太,适时放了话,“在江南的时候可遇不上这么大的雪,你们上外面玩去吧,小心别着凉。”
  两个人起身行礼,退出了安福殿。迈出殿门的时候,有雪沫子翻卷着弥漫到廊上,风一吹凉凉的,却也是满心欢喜,像过节般快乐。
  皇帝朝她伸出手,“去西隔城转一圈吧,看看那两个泉眼冻住没有。”
  苏月说好,把手放进他温暖的掌心,跟他穿过阊阖重门,登上了九洲的水廊。
  雪刚下不太久,木廊子被浸湿了,还未能堆积起来。两个人撑着伞,慢慢行走在湖面上,天地茫茫,细雪在空中翻飞,近处的水榭和远处的殿宇复道,都被晕染得如诗如画一般。
  他一直沉默着,苏月便仰头瞧他,见他正睨着眼南北展望。她能从他眼中看见坚毅的光,有属于帝王的雄心和宏愿,不与她谈情说爱时的权大还是很正经的,很有人君风范。
  但他是真的不能开口,一开口高大的形象就崩塌了,发现她在看他,语调难掩得意,“看傻了吧,忽然发现朕是如此英俊伟岸的男子。”
  苏月撇着唇,调开了视线。
  她用态度表达鄙夷,他不屈地低头问她:“你不觉得高兴么?故地重游,回味一下朕与你曾经的种种,多让人感怀啊!早前朕对你一往情深,你对朕爱答不理,要不是朕想尽办法纠缠你,你我之间早就缘尽了。”
  苏月“哦”了声,“你终于承认了,是你先对我有意的。”
  皇帝笑了笑,“如今你不是后来者居上了吗。”
  苏月没去反驳他,总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琉璃池的泉眼就是预兆。起先一眼,后来变作两眼,上天注定他们有缘,不因身份地位相隔万里,就断了姻缘。
  脚下慢行,渐渐到了琉璃池前,向下俯瞰就是翻滚的清泉。苏月到今天才仔细看清,那是一大一小两个泉眼,大的水流激昂,小的略显文静孱弱,但相距不远,俨然双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