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6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一个顺便。
  方图南看向同桌的眼神里,只剩下同情。
  她最近绝不会去老师办公室,不,绝不靠近行政楼。
  来回耽误了时间,薛皎刚把卷子整理好放进桌屉,上课铃响了。
  薛皎书包里就一本历史书——《中国近代史》,但同桌掏出来的书:《中国古代史》,薛皎看看自己的新书,再看看同桌,方图南自觉把书放到课桌中间,又翻出两张大白纸,分给薛皎一张。
  “历史也是专题复习,课本不是很重要,给你一张纸,老师可能让我们自己做思维导图。”
  “谢谢。”薛皎谢过同桌好意。
  历史老师走进来,他个子不高,是个有点秃顶的中年男人,夹着教案,打开多媒体,开始放ppt,第一页是大标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科技篇(三)。
  “同学们,上节课课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中国古代史的科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ppt随着老师的讲解,开始变化。
  这些内容薛皎听起来并不费力,甚至这页ppt上的内容她大部分都能默写下来,毕竟四大发明这部分,在复习中是重点,薛皎背得滚瓜烂熟,从内容的过程再到外传发展和影响,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此时老师再讲,她随便听听,比上数学课轻松。
  天幕下的丰朝人跟薛皎完全相反,数学课大部分人都跟听天书一样,昏昏欲睡。
  语文课写卷子,也没什么意思,只有一些读书人闲着没事,跟薛皎一起做题,或是讨论天人那些令人心折的名句名篇。
  到了历史课,许多人都支棱了起来,哪怕是听不太懂的普通平平百姓,都抬头看向天幕。
  他们好奇呀,这可是天人的历史,天人的过去。
  他们过去不是也有皇帝,也饿过肚子吗?所以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样的?或许从历史中能找到答案。
  然而薛皎是在上历史课,不是在给她都不知道的古人解惑,历史老师的课无头无尾,直接从中间开始上,选了个让人迷糊的专题。
  [思想文化吾懂,科技为何意?]
  [科,程也;技,巧也,也指才能手艺。科技,或为不同手艺?]
  [此释意不妥,重‘技’而‘科’未解,科在前,技在后,必有其理。]
  [四大发明?谓之‘大’,可见不凡。]
  [造纸术我丰朝也有!]
  [天女娘娘所献?]
  [对,就是天女娘娘献的造纸术,抠门皇帝只赏一点钱。]
  [我们家这几年有草纸可用,多赖天女娘娘。]
  [这可是四大发明,难怪天女娘娘生气,陛下忒抠。]
  [虽天女娘娘功高,但实话实说,我丰朝早有造纸术,前朝亦有,只是需用丝帛为材,价高难得。]
  [也有其他制法,均造价不菲,且造纸术多由世家豪族掌控……]
  [不管怎么说,我等寒门子弟得多谢天女娘娘,多赖她献新造纸法,才能让我等有更便宜的纸可用,更多的书可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