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130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小看了数百两这个概念,冯犹龙出一套话本,书堂付给的稿酬也就是数百两,指月系列大概拿的要略多一些,这都是一次性的收入,不论如何加印都是没有后续的,写戏曲的收入还要比这个更低,冯犹龙少写曲而多写传奇,缘由便在于此,这时候写新戏,所得的只有买走剧本的戏班子的一笔收入而已,戏班子出手能有多阔绰?哪怕之后一炮而红,转头送来谢礼,却也不会多过刊书所得。一出戏能得数百两银子,这是十分骇人听闻的事情了。
  “买活军那里的规矩,和外头是不同的。”叶华生便比划着说了起来,“他们会给版权费——就说这《何赛花巧耕田》,现如今听说连华亭那边,城外乡下地方都有戏班子来演,这都是买活军派出的戏班子,赶集日上演去,小集也演,演一场,买活军便付给作家十文钱的所谓‘版权费’。”
  十文钱而已,简直少得让人发笑。但仔细计算下来,笑意又不由悄然消失不见了:一个戏班子,若是连小集都演,一个月演十五场是随随便便的,多的话,上午下午都演,三十场也可以演到,那么一个戏班子一个月就是三百文,十个戏班子三两银子,一百个戏班子便是三十两,买活军那里如果有数百个戏班子,一个月二百多两,几个月岂不就是数百两的进项?
  这还是只在江南一带,将来若是曲目传唱到了北方,甚至于是买活军占了天下之后,数千个戏班子来演,这收入……光想便让人头晕目眩了。冯犹龙听得也是心惊,“还有版权费这样的说法!”
  他到买活军处去看一看的心思,便一下炽热了起来——叶仲韶、沈君庸都是善于写戏的,但他们写的都是如《牡丹亭》一般的文人戏,不知道排唱的难处,的确也需要他出马厘清曲调唱腔,在此之前,唱不过《何赛花》不奇怪!
  “这《何赛花》又是哪里的豪杰所写?我可曾听过名姓?”
  “是之江的两个小才子,叫做张宗子与卓珂月,老龙可曾听过他们的名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