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12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买活军那里以后,俺们都要去读书了,你可知晓?”
  “刚才在车里干娘说啦!”
  狗栓摸摸小妹毛茸茸的头,“到时候你可要好生读书,知晓了?俺们兄妹三人都指着你——以后,你要做女吏目去,李家发扬光大,可就看你了!”
  小妹是很不明白的,她疑惑地应了一声,便又缩了回去,宋牙婆说,“第一次讲,她还小呢,以后多说几遍,有你们的好处。既然要去云县,可就要将她悉心培养,别叫她太早去做工,太早定亲嫁人……”
  这些全都是和狗栓的常识抵触的事情,但他还是很仔细地听着,并强记了下来,宋牙婆很欣赏地夸奖他,“栓,你这样的男儿在买活军那里,也会有大出息的,干娘的分便靠你们了,你们到了云县可要争气。”
  这样的话,甚至连父母祖父都很少说,李家是很传统的佃户家庭,彼此间话并不多,从来少夸奖而多训斥,他们是用别的办法来表达感情——往往落在互相谦让的吃食上,而狗栓便不由得在宋牙婆的夸奖中挺起脊背来,感受到了一丝异样的情绪,是羞涩,又涌动了一股说不出的热血——从来还没有人这样地看好他,这仿佛给了他许多力量,让他也对接下来的旅程有了一丝信心。
  所以,这样的话要常讲。狗栓若有所悟,思索了一回,仿佛又被宋牙婆打开了一扇大门,“多谢干娘教俺!以后狗栓必定孝敬干娘!”
  “哈哈,那俺可就等着那一天喽。”宋牙婆也乐得一颤一颤的,“俺送了上百女娃过去,要是有一个出息了,俺的终身也就有靠了。”
  “干娘哪里话,我看我干哥干妹也机灵的很,都是有大前程的。”
  “大前程不敢想,也想过把他们送去云县,只他们没出息,不愿出去闯,只要一家人团聚。”宋牙婆受用之余也叹了口气,“好日子不过,非得在这受穷,有什么办法?由得他们去!”
  在这样的世道下,一家人想要在一处,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狗栓不也是因为想要和弟妹们在一处,才这般地挣扎拼命吗?他脱口而出,“那干娘怎么不跟着俺们一起到南方去?”
  话出口狗栓便明白过来了——干娘去了南方,还能像现在这样挣钱吗?
  这固然是一点,但宋牙婆的神色间却有些和钱财无关的东西。
  “谁不想过好日子呢?俺倒也是想去,至少……至少去看一次,去进一次香也好哇!”
  “可,”宋牙婆问狗栓,“可女娃儿们咋办?”
  “土山县的女娃儿,还等着老娘把她们摆渡到买活军那里去那!”
  宋牙婆的神情,日后多次出现在了狗栓的回忆里,这个慈眉善目的女人,为人处世,仔细地想来,或许都是有心机在里头。可狗栓永远记得,在那个暮色四垂的傍晚,大海逐渐出现在了远方道路的尽头,干娘的身影在夕阳中被映得火红,她的话似乎有些无奈,但更多地却充满了狗栓心中能够领会的情感,那浓密的牵连,那难以斩断的思念,这故乡并不怎么好,他们在故乡里受尽了苦,但却又永远充满了对故乡那深沉的惦念。
  怎么办呢?这干旱的、老迈的、荒唐的顽固的故乡,却还是让人禁不住掏心挖肺地去爱,去怨,在这动荡的土地里,不断地搜罗着故乡的子民,渡向那更好的远方去,而她自己却留了下来,永远只能用绘声绘色的语气,言之凿凿地向别人谈论着她所向往的天堂。
  许多听过她的讲述的人,都去了那里,但宋牙婆自己还一次都没有去过那!
  狗栓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心中会有什么惦记,比活下去还能持久,他从来没有产生过那样长期的念头,从前他所能想到的,只有尽量地活下去,这便是思维的全部。但在这一刻,他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沉淀,正在明晰,他明白了自己的遗憾和不甘,也仿佛明白了他对土豆的惦念——
  将来有一天,他会明白自己的想望,但这一刻,他的思绪还远没有这样的明白,在他那被反刍了多次的记忆中,只记得一轮落日,圆圆地,鸡蛋黄一样地悬在海岸线另一端,一座城池,在远方路的尽头,像一个小黑点,越来越近,还有海边那蚂蚁一样来来回回的帆影——
  “看啊。”那个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一样的女人,指着海边的大船,叫他去看,她的语气竟带了深深的羡慕。“栓,那就是去云县的船。”
  “那就是摆渡你们去天堂的船。”
  第259章 一顿三斤死面馒头
  对狗栓一家来说, 船上的生活难熬吗?能适应吗?其实他们和宋牙婆带来的女孩儿们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对比,因为生活本就是从离开自小生活的村落那一刻开始, 便已经天翻地覆了,不论是住在海州的宿舍,还是住在那如山高的大海船里, 都是从来未曾有的新鲜体验, 他们就像是被人泡在了热水桶里,用刷子不断地刷去了身上一层层的污垢, 等到那发红的嫩肉逐渐长好, 便完全成了新的人。
  新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 是讲规矩的——这一点和在村里是截然不同的, 在村里, 不论是父母还是兄姐,都忙着自己的事,父母要做地里的活, 要织布, 要养鸡喂猪, 要缝补,总是从天黑忙到天黑, 很少有坐下来和孩子们谈天的时候。
  而兄姐虽然年纪并不是很大, 但也要帮着做地里的杂活, 大一些的就要烧火做饭,背柴拾粪,有时还要放牛去, 孩子都是从小野大的, 规矩?什么是规矩?这唯一的规矩就是要听长辈的话, 长辈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长辈闲了打你,那你就还不赶紧跪下来受着?
  但买活军这里是完全不一样的,狗栓他们很快就发现,规矩还是仔细了一些好——当规矩非常模糊简单的时候,限制反而无所不在,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惹得‘规矩’不高兴了,他收拾你时,全是他的道理。
  反而是越仔细越严格的规矩,那么在规矩之外,便完全是自由的,甚至若是要被发作的时候,还可以和上头的人驳一驳,大家各讲各的道理,在这里讲道理不会被人一巴掌扇在后脑勺上,‘还不快给老爷磕头’!哪怕是威风凛凛的买活军兵丁,他们一样也讲买活军的规矩和道理。
  这些规矩也并不难懂,甚至在狗栓他们看来,几乎是天经地义的,首先的规矩,是不能彼此争吵打斗,有矛盾要报告舍长,其次的规矩是要保持宿舍的整洁——因为海州这里,是买活军在整个山阳道的贸易中心,因此他们在码头附近修筑了一个很大的宿舍,里头住满了三姑六婆从山阳道各地贩来的孩子,其中以小孤女居多,在宿舍周围,还有数量极为庞大的流民群体,从少年到中年都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