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309反目(3 / 6)
两个士兵吓得两腿战战,本以为这次免不了三十军棍的责罚,却没想到宋将军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了他们。两人互看了一眼,长舒了一口气。
宋孝杰出了大营后,立刻跃上一匹黑马,然后一路向着骆越城疾驰而去。
他双眸微沉,心事重重,刚刚那两个士兵所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军中将领以及南疆百姓对于镇南王的看法,那才是最让他忧心的!
再这样下去,必然会军心、民心不稳。
看来还是要提点一下王爷才是……宋孝杰心里暗道。
来到位于骆越城的镇南王府后,宋孝杰先向镇南王禀报了军情。处理完正事后,他才欲言又止地说道:“王爷,末将有一事不知道当不当提?”
镇南王面色一正,沉声道:“孝杰,你我之间又有何不能说的?”
宋孝杰理了理思绪,开口道:“王爷,您可知道最近城中最红火的一出新戏?”
镇南王怔了怔,一头雾水。
昔日王妃小方氏喜欢看戏,府里时不时会响起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可自打小方氏去了清明寺,府里就安静多了,怎么宋孝杰又突然提起唱戏来,莫不是想给小方氏说情?
到底也是十几年的夫妻了,要是宋孝杰真是来说情的话,自己干脆也顺着台阶下了吧……
镇南王正想着,就听宋孝杰继续道:“几日前,城中的戏班子新上了一出戏,名叫《施姑娘教夫》。这出戏说的是前朝某位姓施的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家中交给续娶的继室王氏打点,王氏对待原配留下的长女视如己出,爱若珍宝,只可惜那施姑娘却是娇纵任性,对继母大为不敬。日积月累下来,施大将军对长女很是不喜,相反,对继室所出的子女疼爱有加。等施姑娘年纪到了,施大将军就匆匆为她选了门亲事嫁了。施姑娘恶名在外,所嫁男方的名声自然也不大好听,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施姑娘以恶制恶,居然把纨绔夫君调教成器,夫君在几年后考上了进士。之后,城里渐渐有了传言,说是继母不慈,施姑娘为了自保才自污名声,而那王氏其心险恶,不止故意捧杀施姑娘,还夺了原配留下的嫁妆……”
“荒唐!实在是荒唐!”听到这里,镇南王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慨,打断了他。
什么施大将军?什么王氏?
这出戏分明是在影射自己这个镇南王和王妃小方氏!
这些刁民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镇南王面色一团漆黑,怒道:“是哪个戏班子敢如此大胆?”居然敢如此非议王府!
宋孝杰心里为镇南王的关注点而叹气,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了许许多多画面,现在南疆诸城、军中都已经传开了,大概也唯有王爷这个局中人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咬了咬牙,干脆把话挑明了:“王爷,不止是那些戏班子,现在南疆的百姓都在传王妃霸占世子的产业不还……”
镇南王面色更为难看,差点没拍案而起,“这事怎么传出去的?!”
怎么会这样呢?
上次圣旨到了后,他就已经勒令小方氏归还产业和银子,还封了下人的嘴。这事本该悄无声息地揭过去,怎么会传出去了呢?还传得整个南疆都知道了?
虽然有错的是小方氏,但他这个镇南王也逃不了治家不严的名声!
宋孝杰心里叹道:这总归是王爷的家事,如何传出去的,自己又怎会知道?
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垂首恭敬地回道:“王爷,如今城中的茶楼酒楼里,那些个书生都在议论纷纷,口诛笔伐,有人说王爷糊涂,被一个妇人所左右,视亲子为仇敌,所以当初才会迟迟不派军队增援,甚至世子打下了府中、开连两城,王爷还硬要抢夺世子之功。甚至,还有人怀疑王妃此举乃是王爷背后指使的……”
总而言之,就是说镇南王被王妃哄得团团转,糊涂透顶,见不得自己儿子有出息;叹世子可怜,为了自保,从小就做出纨绔的样子才得以平安长大;赞世子如此忍辱负重,出淤泥而不染。
随着宋孝杰的一句句陈诉,镇南王急怒攻心,道:“一派胡言!本王难道还会贪图那逆子这么点银子!”
“王爷自然是不会。”宋孝杰急忙道,“问题是外人不明究理!”
宋孝杰心中暗暗叹气。
其实不怪有人这样说王爷,自从世子爷去年重返南疆,他的英勇出色有目共睹,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最后大败南蛮,这血汗立下的功劳自然被军中上下看在眼里,而王爷一次次令众将士失望,以致慢慢失了军心、民心。 ↑返回顶部↑
宋孝杰出了大营后,立刻跃上一匹黑马,然后一路向着骆越城疾驰而去。
他双眸微沉,心事重重,刚刚那两个士兵所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军中将领以及南疆百姓对于镇南王的看法,那才是最让他忧心的!
再这样下去,必然会军心、民心不稳。
看来还是要提点一下王爷才是……宋孝杰心里暗道。
来到位于骆越城的镇南王府后,宋孝杰先向镇南王禀报了军情。处理完正事后,他才欲言又止地说道:“王爷,末将有一事不知道当不当提?”
镇南王面色一正,沉声道:“孝杰,你我之间又有何不能说的?”
宋孝杰理了理思绪,开口道:“王爷,您可知道最近城中最红火的一出新戏?”
镇南王怔了怔,一头雾水。
昔日王妃小方氏喜欢看戏,府里时不时会响起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可自打小方氏去了清明寺,府里就安静多了,怎么宋孝杰又突然提起唱戏来,莫不是想给小方氏说情?
到底也是十几年的夫妻了,要是宋孝杰真是来说情的话,自己干脆也顺着台阶下了吧……
镇南王正想着,就听宋孝杰继续道:“几日前,城中的戏班子新上了一出戏,名叫《施姑娘教夫》。这出戏说的是前朝某位姓施的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家中交给续娶的继室王氏打点,王氏对待原配留下的长女视如己出,爱若珍宝,只可惜那施姑娘却是娇纵任性,对继母大为不敬。日积月累下来,施大将军对长女很是不喜,相反,对继室所出的子女疼爱有加。等施姑娘年纪到了,施大将军就匆匆为她选了门亲事嫁了。施姑娘恶名在外,所嫁男方的名声自然也不大好听,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施姑娘以恶制恶,居然把纨绔夫君调教成器,夫君在几年后考上了进士。之后,城里渐渐有了传言,说是继母不慈,施姑娘为了自保才自污名声,而那王氏其心险恶,不止故意捧杀施姑娘,还夺了原配留下的嫁妆……”
“荒唐!实在是荒唐!”听到这里,镇南王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慨,打断了他。
什么施大将军?什么王氏?
这出戏分明是在影射自己这个镇南王和王妃小方氏!
这些刁民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镇南王面色一团漆黑,怒道:“是哪个戏班子敢如此大胆?”居然敢如此非议王府!
宋孝杰心里为镇南王的关注点而叹气,一瞬间,脑海中闪过了许许多多画面,现在南疆诸城、军中都已经传开了,大概也唯有王爷这个局中人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咬了咬牙,干脆把话挑明了:“王爷,不止是那些戏班子,现在南疆的百姓都在传王妃霸占世子的产业不还……”
镇南王面色更为难看,差点没拍案而起,“这事怎么传出去的?!”
怎么会这样呢?
上次圣旨到了后,他就已经勒令小方氏归还产业和银子,还封了下人的嘴。这事本该悄无声息地揭过去,怎么会传出去了呢?还传得整个南疆都知道了?
虽然有错的是小方氏,但他这个镇南王也逃不了治家不严的名声!
宋孝杰心里叹道:这总归是王爷的家事,如何传出去的,自己又怎会知道?
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垂首恭敬地回道:“王爷,如今城中的茶楼酒楼里,那些个书生都在议论纷纷,口诛笔伐,有人说王爷糊涂,被一个妇人所左右,视亲子为仇敌,所以当初才会迟迟不派军队增援,甚至世子打下了府中、开连两城,王爷还硬要抢夺世子之功。甚至,还有人怀疑王妃此举乃是王爷背后指使的……”
总而言之,就是说镇南王被王妃哄得团团转,糊涂透顶,见不得自己儿子有出息;叹世子可怜,为了自保,从小就做出纨绔的样子才得以平安长大;赞世子如此忍辱负重,出淤泥而不染。
随着宋孝杰的一句句陈诉,镇南王急怒攻心,道:“一派胡言!本王难道还会贪图那逆子这么点银子!”
“王爷自然是不会。”宋孝杰急忙道,“问题是外人不明究理!”
宋孝杰心中暗暗叹气。
其实不怪有人这样说王爷,自从世子爷去年重返南疆,他的英勇出色有目共睹,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最后大败南蛮,这血汗立下的功劳自然被军中上下看在眼里,而王爷一次次令众将士失望,以致慢慢失了军心、民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