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278效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镇南王复杂压抑的视线中,萧奕终于带领着数千将士来到了自己的跟前,他在马上对着镇南王抱拳道:“见过父王!”可是他甚至没有下马,只是淡淡地看着正前方的镇南王。
  镇南王心中不悦,却也不能再这时对萧奕发火,只能摆出一副父亲的威严,冠冕堂皇对萧奕道:“阿奕,你这次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古语有云,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你要时刻谨记于心。”
  照常理,父亲一番谆谆教诲,儿子只需要应一句“多谢父亲教诲”便是,也算是圆了场面。
  可偏偏萧奕却不按常理出牌,似笑非笑道:“儿子还记得祖父在世时常说,行军打仗,粮草先行,欲灭其军先断其粮;还有,军心需得上下一致,这自己人不能给自己人拖后腿……父王,您说是不是?”
  这个逆子分明就是话中有话,意有所指!镇南王气得一口气噎在喉咙口,眼睛都微微凸出。难不成这逆子还敢记恨自己这个父王不成?
  萧奕的一番话不止是镇南王听到了,附近夹道的百姓也听到了,人群中很快起了一片骚动,他们都揣测着世子刚刚的这番话到底寓意如何——
  难道说,世子爷带兵在外打仗,却是粮草不继?
  难道说,南疆有谁给世子爷拖了后腿?
  可是世子爷在南疆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还有谁能给世子爷排头吃?
  难道说……
  百姓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怀疑的目光都投向了镇南王,已经有不少人想着要赶紧找自家在军中的亲友打听一番,好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感受到四周异样的目光好像针一样,镇南王差点就要脱口骂逆子,但是姚砚见镇南王表情不对,急忙出声阻止了他:“王爷,世子爷此番出征,也辛苦了。不如还是赶紧回王府吧。”这若是真的让镇南王把场面给彻底搞砸了,那这次姚砚和宋孝杰的提议就真的成了一场笑话了。
  镇南王的面色不太好看,但总算理智回笼,黑着脸硬声道:“回城!”
  接下来,以镇南王父子为首,凯旋归来的南境军浩浩荡荡地回了骆越城。
  萧奕这一次只带回了数千的玄甲军,余下的士兵都已奉命各归了营地或者卫所。
  这些玄甲军回了骆越城大营稍作休整,而那些将领们则跟着镇南王父子一起去了镇南王府,也是为了向镇南王这个南境军的最高主帅述一下此次的军情。
  当数十位将领在王府的正厅一一坐下后,原本空荡荡的正厅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照道理,应该是由世子萧奕亲自向镇南王述军情,可是偏偏这父子俩不对付,稍微说上一句,就像是要吵起来的一样。于是,干脆就由田禾出马将这次如何攻下府中、开连两城,如何擒下南蛮大皇子,又如何命人追击南蛮散军,把所有的南蛮子驱逐出境等等的过程简要地概述了一遍。
  最后,镇南王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本王知道了”,连一句嘉奖都没用,让这厅堂中的众将士都是心中一沉,有些不是滋味。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场场胜利来之不易,好不容易才将南蛮赶出了大裕境内,没想到镇南王对于他们这些浴血归来的将士竟然是这种轻慢的态度,再联想之前镇南王先是不愿支援他们攻打府中城,后来甚至还想让二少爷萧栾前来抢世子爷的军功……这一桩桩事情做得实在是令人齿寒啊!
  对于这些将士的微妙变化,镇南王却毫无所觉,他心里惦记的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萧奕,”镇南王灼灼的目光落在坐在他右侧下首的萧奕身上,“如今战事已毕,兵符何在?”
  这一句不过寥寥几语,却听得在场的众将士脸色微微一变。
  王爷这是在催世子爷赶紧交还兵符?
  这么一想,众将士心里越发不舒服了,虽说战事结束以后,将领是该即刻交还兵符,但是世子爷这才回王府,连屁股还没坐热,王爷没有夸奖没有赏赐,却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回兵符,那也未免太急了吧?
  鸟尽弓藏!
  那四个字再次浮现在众将的心头,表情复杂极了。
  萧奕倒是面色如常,不惊不躁地看着镇南王,理直气壮道:“父王,按照祖父定下的规矩,世子成年即可掌一军作为历练,儿子如今已经大婚,所谓‘先成家后立业’,也是时候学着理理军务了。”
  “胡闹!”镇南王一掌拍在扶手上,脸色发青,怒道,“你祖父的规矩是要世子及冠才可掌军,你现在才十七,还早着呢!”
  下方的将士们都面面相觑,老镇南王定下的规矩大部分将领也是听说过的,但这只是口头上的一句话罢了,并没有明文规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