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7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伯也不知道,上回在张铁狗家,他以为许黟是跟着张铁狗打猎了。
  哪想到许黟把箭学会了,准头也不错,虽不是箭箭都中,却也十之有六。
  可惜木箭的威力太低,射程也短,超过二十米,木箭射出去的速度就会慢下来。
  慢下来的木箭在空中摇摇欲坠,没一会就会从半空掉下来。别说射中目标树木,人的反应速度快的话,还可以徒手接住。
  这也是一种无奈,官府对于民间用铁、用铜的数量把控得很严格。像宋朝的《刑统》里就有明文规定“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有这样的律法在,谁敢私自锻炼武器。不过民间老百姓生活日用的刀具是不禁止的,因而,许黟和张铁狗他们还能买得到砍刀和斧头这样的工具。[注1]
  但箭……这种就万万不行了。
  弓箭属于军中兵器,那些打铁师傅哪里敢私底下给你造铁制的箭头,这怕是脑袋痒了想搬家。
  许黟只好放弃这个念头。
  木弓虽差一些,但好歹也能当保命的武器。
  这天他从山里下来,坐在刘伯的牛车,跟刘伯说明日不用来许家接他。
  第二天,是许黟和济世堂交易消食丸的日子。
  他过来济世堂找严大夫的时候,看到他眼底乌青,眼中血丝严重,惊讶地问他怎么了。
  前五日见着人,可不是这种悯然切切的状态。
  严大夫苦笑两声,眼里尽是说不出的苦楚,他道:“世事难料,我严某在济世堂当了二十多年的大夫,岂会想到,到头来得了个‘无所作为’的下场。”
  许黟皱起眉:“这是什么道理?”
  “说给你听也无妨,毕竟过不了多久,这事你也该知晓了。”严大夫看着他,眼神很复杂。
  “可还记得济世堂的少东家?”
  他问。
  许黟愣了一下,而后点了点头。
  自上次沈家少东家愤然离开盐亭县后,已经过去好长时间。
  许黟都快忘了这个人。
  难道这件事跟消食丸有关?联想到严大夫曾为他说话,若非因为这个原因而被牵连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济世堂的少东家未免太过分了。
  严大夫接着说:“他回了府城,便召集府里不少大夫专研这消食丸方子。近几日友人书信给我,说是虽没有完全破了这消食丸的药方,但他们制出来效果相近的药丸出来了。”
  说到这份上,许黟几乎猜出七七八八了。
  “这沈家少东家莫非是想将您调离盐亭县?”许黟沉着声问。
  严大夫叹气地闭上眼,扶额说道:“是也,少东家觉得我在县城待久了难以变通,命我不日启程去往茂州今茂县的分堂任坐堂大夫。”
  许黟吃惊:“茂州常年受羌人侵扰,路途中都是深山野林,去一趟危险丛丛,怎么能让你前往?”
  以严大夫这个年纪,要是在半途有什么发烧受寒,那一命呜呼的概率极高。再说,要是真去了茂州,恐怕这一生很难再回到盐亭县了。
  更何况这茂州还位于大山深处,周围还没有建起城墙,常有动乱。住在城里的百姓非常不安全,经常有城外的人半夜潜进城抢掠。[注2]
  这沈家少东家将严大夫安排到那种地方,心里到底是什么算盘,许黟都看得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