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 第12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领导们深以为然,一位高个子领导甚至感慨地说:“以前想做海员不是吃苦耐劳就可以的,甚至要政审。”
  一个戴眼镜的领导则好奇地问:“小韩局长,刚过来的这条船呢?”
  “报告领导,这条川江大四楼叫‘新时代’号,长129.97米,宽16.26米,它是一条按新标准建造的新船,3000总吨。在中下游航行配员6人,三班的话配员9人。如果跑到葛洲坝以上要配7人,三班的话要10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运价不高,船东可能不怎么赚钱。”
  “它最远能跑到哪儿?”
  “最远能跑到南云水富,只是不知道它有没有添加航线。真要是能跑到水富,船员可以观赏到长江全线的风景。但可能性不大,除非货主的运价给得特别高,不然没多少船愿意去南云水富。因为路程太远了,横跨半个中国,尤其上游,到处都是险摊,航道那么难开。”
  韩向柠想想又说道:“像这样的船,如果从南通装货到重庆的涪陵,估计运价连35都给不到。跑一个来回,加油都要加二十七八吨,油钱都要近二十万。如果船是贷款买的,真是在为银行和加油站打工。”
  能如此熟悉江上船舶情况的干部不多,能换位思考帮船东算经济账的干部更少……
  前来参观的领导们不再把韩向柠当作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的“花瓶”,由衷地觉得韩向柠是一个有能力的干部。
  要不是时间紧,领导们真想再考考韩向柠。
  然而,下午有下午的安排,只能意犹未尽的往回走。
  ……
  第1295章 “淡泊名利”
  韩渝不是一个人来广东的,也不只是来船厂看两条新船的建造质量和建造进度的。
  去年八月份一共给船厂签了三艘公务执法船的建造订单,两艘是长航分局的,另一艘是边检站的。
  有了新船不能没船员,即使有船员也不能不熟悉新船的性能。
  韩渝、老董和边检站副站长崔生全率领部下赶到广东,在船厂呆了三天,然后通过各自的关系把部下们分别送到海珠消防支队和海珠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实习”。
  人家装备了同样型号的船艇,在人家的船上跟班学习两个月,新船也建造差不多了,到时候就近参加新船试航。等新船正式交付时,还要请南通海关缉私局水上缉私科的兄弟过来帮着把船开回去。
  小陈等人会开船,但两条新船都是江海两用的,并且要从海上开回南通。可小陈等人都是内河船员,边检站的官兵同样如此,没航海经验,只能请中国海关825艇的船员帮忙。
  韩渝安排好一切,就跟崔副站长一起往回返。
  两个单位的船员实习和接下来的三条新船试航,全权交由老董和小陈负责。
  小陈其实不小,今年三十岁,去年提的副科,现在是长航分局水上巡逻警察支队一大队的大队长。
  每个单位都要培养后备干部,小陈从警校毕业就跟着小鱼干,会开船、会修船,水上执法救援经验丰富,不但是长航分局执法船队事实上的“队长”,也是未来的“南通水师提督”!
  老吴同志在开发区开《万里长江第一哨》的新书发布仪式和研讨会时,曾搞过一个给年轻民警赠书的仪式,小陈当时就是年轻民警的代表,从李卫国、张均彦两位老前辈手里接过刚出版的新书,这就相当于传承。
  之所以选择小陈扛起万里长江第一哨的红旗,不只是因为他是小鱼的徒弟,也不只是因为他从参加工作就在小001干,更多的是因为他好学。
  现在的年轻人动手能力真不行,自行车坏了都不会修,更别说修船了。
  地方公安局的司机大多是协警,并且汽车驾驶跟操作电脑一样已经成了一项必备的技能。船舶驾驶跟汽车驾驶不一样,培养一个船舶驾驶员远比培养一个汽车驾驶员难。
  南通航运学院倒是源源不断培养高级船员,可长航分局的工资待遇不高。且不说航运学院的毕业生考不了长航公安局的公务员,即便能考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干。
  总之,长航分局想拥有经验丰富的船员只能自己培养。
  正因为如此,小陈不只是继承了老沿江派出所的优良传统,也继承了一个“机修车间”。韩渝和小鱼参加工作时采购的电焊机、切割机和台钳等机修工具以及水上分局和海事局等单位后来陆续采购的机修设备全交给了他。
  坐车回南通的路上,之前一直担心装备了新船之后不知道怎么维护保养的崔副站长感叹道:“韩局,有小陈在我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