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 第12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长三角经济圈的范围越来越大,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再后来联席会议又被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取代。
  以江浙沪16个城市为主体形态的长三角城市群最终形成,这个框架一直保持稳定并得到普遍认可。
  16个城市的市长几乎每年都要聚在一起召开市长峰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交通、旅游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南通离上海和苏州是很近,仅一江之隔,但由于缺少过江通道,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从加入长三角经济圈一直都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小老弟”。
  过去二十多年,南通只能出席会议。
  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终于做了一次东道主,承办今年的经济协调会。请来自三个省市的几十位领导参观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大桥是协调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陈书记和鲁市长很激动,如数家珍的介绍大桥建设情况,感慨万千地展望大桥建成通车之后的美好未来,以至于李副厅长虽然是大桥建设总指挥却插不上口。
  如果只是看脚下正在建设的大桥,苏州堪称半个东道主,毕竟大桥是连接南通与苏州的过江通道。然而,对南通来说长江大桥建设是天大的事,但对苏州而言有没有这座桥真无所谓。
  正因为如此,出席协调会的苏州副市长对此兴致显然不高,站在边上笑而不语。
  李副厅长既插不上话也不想抢陈书记和鲁市长的风头,停住脚步,等韩向柠跟上来好奇地问:“向柠,看谁呢?”
  “苏州的邹市长。”
  “认识?”
  “不认识,今天是第一次见。”韩向柠边走边笑道:“大桥不只是南通的,也是苏州的。陈书记和鲁市长一年不知道要往我们这儿跑多少趟,苏州的市领导倒好,这几年来我们工地的次数加起来可能没陈书记一个季度多。”
  这些市领导一个比一个现实,只跟有钱和对自己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朋友玩。苏州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一向紧跟上海,连南京都瞧不上,又怎会正眼看南通?
  李副厅长觉得很搞笑,不动声色说:“苏州市区离江边太远,人家来大桥工地没陈书记和鲁市长这么方便。”
  “李厅,您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看破不说破,说破就没意思了。”
  苏州不想也没必要跟南通玩,人家眼里甚至都没有南通,对正在建设的大桥不是很重视很正常。
  李副厅长笑了笑,换了个话题:“你家咸鱼呢,来了这么多领导,安保工作很重要,今天怎么没看见他?”
  “他出差了,水上安保是陈子坤负责的。”
  “又出差,他去哪儿了?”
  “去广东了。”学弟居然要在自己前面调往上海,韩向柠发自肺腑的高兴,笑盈盈地解释道:“两条新船是在广东的一家船厂建造的,总投资一千多万,他不去看看不放心。”
  李副厅长猛然想起长航分局要装备两条新型执法船艇,好奇地问:“怎么想到去广东建造的,交付之后怎么把船开回来?”
  “那家船厂有丰富的新型执法船艇建造经验,广东海关、广东边检、重庆消防总队乃至香港水警的公务船都是在人家那儿建造的。至于怎么开回来用不着担心,这次建造的两条新船都是江海两用的。”
  “什么时候能交付?”
  “6月底试航,7月中旬应该能交付。”
  “这么快?”
  “这不算快,现在的船舶建造技术那么先进,建造效率那么高,别说那么小的公务船,就是两三万吨的集装箱船,建造起来也用不了一年。”
  正闲聊,一个身穿深蓝色夹克的领导微笑着迎了上来。
  “李厅,北京一别也就三年,你怎么头发都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