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我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人(2 / 3)
“太爷爷,太爷爷,你怎么哭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三人循着声音看了过去,一小娃儿被一小老头扛在肩头,仿佛这样就能距离烟花更近些。
“太爷爷高兴,自从文皇帝建北京城以来,还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呢。”
说话的老人须发皆白,看样子至少有八九十岁,却是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再活个十来年不是问题。
老人能从永乐活到了现在,见多识广,所说的自然不假。
男子自然大喜,十分滑头地将手里满满的各种吃食塞到了老头和小娃手上,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
老头连呼要不得,小娃已眉开眼笑地抓过一串油炸粿子往嘴里放。
“平平砰砰!”又是无数烟花拖着长长的尾焰在天空中炸开,火树银花争研,照亮了大半个北京城。
这一波烟花来得更是持久猛烈,原来是子时到了,按规矩,礼部要开榜了!
“但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祖宗有灵,国泰民安。”老人喃喃自语。
“吾皇天恩,今日会试张榜,特许金吾不禁,普天同庆!”
四周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也凑趣地喊了一波,实则这道诰令早已张贴全城,但这时大家仍是大喊了出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提气,高兴。
刚吃过商家犒劳的宵夜,饱得紧了,不喊两嗓子消消食憋得难受。
“盛世永驻,大明万岁!”楼上不知是哪位举子激动之下忽然高声喊了一嗓子。
一时之间人人均有不吐不快之感,齐声喊了出来:
“盛世永驻,大明万岁!”
声音直冲云天,似乎要把人们的心愿送达上天知晓一般。
气氛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简单地快乐着。
无数人翘首以待的放榜时刻终于到了。
礼部皇榜下,挤满了无数看榜之人,可若细心的人认真点看,便会发现,看榜的竟无一考生。
这又是为何?
会试不同乡试,来京城赴考的都是举人老爷,老爷自然有老爷的体统,不会跟平头百姓一般在万人拥挤的贡院亲自看榜。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一般都是在各省的会馆里等着,等着报喜人上门祝贺。
这乃是科举的惯例了,从唐时就有的惯例,一直承袭了下来。
正常流程是这样的:
顺天贡院里的考官们拟出榜单,便会发至礼部盖上大印张贴。
在还未正式贴榜时,便有专业的报录队伍在贡院侯着了。
贡院这边的正榜开始填写名字,报录人那边就先迅速先填了那个人的名字,籍贯,住处.
只要礼部出了一个名字,这边专业的报喜队立即便可行动。 ↑返回顶部↑
三人循着声音看了过去,一小娃儿被一小老头扛在肩头,仿佛这样就能距离烟花更近些。
“太爷爷高兴,自从文皇帝建北京城以来,还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呢。”
说话的老人须发皆白,看样子至少有八九十岁,却是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再活个十来年不是问题。
老人能从永乐活到了现在,见多识广,所说的自然不假。
男子自然大喜,十分滑头地将手里满满的各种吃食塞到了老头和小娃手上,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
老头连呼要不得,小娃已眉开眼笑地抓过一串油炸粿子往嘴里放。
“平平砰砰!”又是无数烟花拖着长长的尾焰在天空中炸开,火树银花争研,照亮了大半个北京城。
这一波烟花来得更是持久猛烈,原来是子时到了,按规矩,礼部要开榜了!
“但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祖宗有灵,国泰民安。”老人喃喃自语。
“吾皇天恩,今日会试张榜,特许金吾不禁,普天同庆!”
四周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也凑趣地喊了一波,实则这道诰令早已张贴全城,但这时大家仍是大喊了出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提气,高兴。
刚吃过商家犒劳的宵夜,饱得紧了,不喊两嗓子消消食憋得难受。
“盛世永驻,大明万岁!”楼上不知是哪位举子激动之下忽然高声喊了一嗓子。
一时之间人人均有不吐不快之感,齐声喊了出来:
“盛世永驻,大明万岁!”
声音直冲云天,似乎要把人们的心愿送达上天知晓一般。
气氛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简单地快乐着。
无数人翘首以待的放榜时刻终于到了。
礼部皇榜下,挤满了无数看榜之人,可若细心的人认真点看,便会发现,看榜的竟无一考生。
这又是为何?
会试不同乡试,来京城赴考的都是举人老爷,老爷自然有老爷的体统,不会跟平头百姓一般在万人拥挤的贡院亲自看榜。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一般都是在各省的会馆里等着,等着报喜人上门祝贺。
这乃是科举的惯例了,从唐时就有的惯例,一直承袭了下来。
正常流程是这样的:
顺天贡院里的考官们拟出榜单,便会发至礼部盖上大印张贴。
在还未正式贴榜时,便有专业的报录队伍在贡院侯着了。
贡院这边的正榜开始填写名字,报录人那边就先迅速先填了那个人的名字,籍贯,住处.
只要礼部出了一个名字,这边专业的报喜队立即便可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