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49节(2 / 4)
国内准备改造一下以前缴获的旧船,找艘不大不小的,而且还不能从正规港口出发。这为了选择合适的出发地方,好嘛,还抓获了一些想游到香江的人。
周督察打点海警很容易,而且还是包月的形式。所以在喝茶的两天后,就通知了罗成这边,每天晚上凌晨一点到三点的时间,不会有海警巡查到这边来。所以路子是给罗成打通了,要是罗成弄不来货,别说罗成想要港口码头了,他这个人都会让他永远消失在码头。
车辆不好运,但空调和冰箱可以用小船运,晚上来个四五条船,一点左右进入香江海域,然后迅速到码头卸货,在三点之前离开,要是来不急离开就能只等第二天这时候离开了。
因此这第一次罗成跟周督察的合作很快就成了,先弄了一小批冰箱和空调过来。有些操作其实在这年代有人就会了,档口还没来的急给罗成弄,因为也不知道罗成说的话能不能完全相信。主要是罗成有些年轻,周督察怕这家伙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第一批货,送来十二台冰箱,八台空调。空调周督察直接喊人拉走了,贿赂了一下总警署的财处,他老母的,都不用卖,直接给自己的警署给装上了。价格还高于市场,钱都是直接从财政那边领的。
而八台空调,罗成是一分钱没收到,但他的冰箱倒是也很快卖了。都是别人找上门的,一千五一台。罗成十二台冰箱到是弄到手一万八了。可就算如此,按照跟周督察一开始说好的来,空调贵呀,罗成还少拿了好几千。
但人家有下属过来,一句话说从以后的账目里扣就是了,又不是只合作一次。
没办法,罗成只能催促国内尽量再发货。而在香江,罗成拿着钱也开始大量采购生活用品。按照罗成之前说的,做戏就要做全,在国内的资本家,来香江的,很富有的不是没有,但少。罗成从国内弄货过来,但国内那边不要成本的嘛。
可罗成总不能拿港币让人带回去,只能大量弄些小产品,服装,鞋子,吃食,甚至药品回去。
这罗成建设的厂房,还在建设,但已经堆积了很多货品。而就是这样,反而让周督察放心了,他早就安排人在这边查了,他老母的,有能耐在国内弄工业产品来香江的。怎么可能会在这边只弄一个小的生活品加工厂。
查到罗成在弄到钱后,大量买各种小产品,然后准备运回国内去。这样反而让周督察安心,那工厂就是一个幌子,说什么生产产品在香江挣点小钱。有自己开厂生产东西还大量买各种物资的嘛,当人家督察是傻子呀。
第302章 乱
在六十年代的香江,有钱能为所欲为嘛。
能,负责保护罗成的张浩和刘青,在台风事件过去,大家又逐渐安稳起来后。
罗成安排以前孙头手下的人,接管了湾仔的几个码头。这之前那些码头的包工开始不安分起来,倒是没有明刀明枪的来跟罗成直接火拼。
码头上干活的,要是有人组织的话,也是敢拼敢打的。但没人组织,就一盘散沙,胆小怕事。
之前那些包头是带着人直接在码头上找事,想看看罗成有什么反应。要是直接带着人火拼,一下没搞过,那就真的完了。
码头上干活的人被打了,人家管你跟哪个包头的,在他说的码头上干活就要抽水。
现在很多人在看这个接手整个港口的富家少爷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以前,这样的事情基本是火拼,而很多码头上的工人还挺喜欢火拼的。这倒不是他们有多少血性,而是大家在码头上混的,主要还是求财嘛,能谈判的话自然是尽量先谈判。
这谈判的话,也是有讲究的,一开始也不会直接约去茶馆喝茶,而是亮亮实力。组织手下的人,包含码头上干活的。一个包头后面跟着一群人,先摆个场面,然后要是势均力敌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是打不起来的。
然后各自放点很话,最后就是去茶馆谈判,这实力要是差不多,分的地盘也比较差不多。而在这过程中,这召集人是要花钱的,你以为那些工人吃饱了没事真是去跟你火拼的呀。
平时一个工人在码头要是有活干,一天也就挣两块钱。但这集合去打架,一个人发四块钱,真敢打的,站前排的,一个人发六块钱。什么活都不用干,去凑个人数就有四块钱,谁不愿意去呀,而且就算真打起来,人家也会看情况,要是自己这边不行,打不过就跑呗。但要是能打过,也会真上,因为打起来和没打起来,给的钱又不一样。
所以呀,这工人被欺负了,来罗成这边告状。明明自己不敢打,又希望罗成带着大家一起去对阵一下。而罗成这边,虽然不抽工人门的水,但也不是白花钱包下这港口的。晚上国内有货要来,都是直接喊他们去卸货的,给点馒头吃就可以了,不给工钱的,在这边码头干活登记的人,轮流来。
而罗成哪有工夫跟那些也只是为了混生计的包头谈判火拼呀,最近他算是成为了周督察的财神爷了。
周督察现在是几头在捞油水呀,罗成不是需要大量生活物资运去国内卖钱换那些冰箱空调汽车产品嘛。在湾仔区域内就有很多加工厂和作坊的,他出面牵头,让那些工厂和作坊直接按照罗成的需要生产就是了。
罗成一开始在香江市场上买得物资并不便宜,只不过他要的量大,比零售市场是便宜一些。但再便宜,哪有直接从厂家拿货方便。
周督察在工厂加工那边压一压,在罗成这边又稍微加一些。两头一弄,他中间差价就不少了。而且现在难民这样多,罗成要货可不少,想挣钱的老板,赶紧招人手多开厂子呀。
现在罗成这个财神爷被人欺负了,哪需要他亲自出面。打一个招呼,人家督察直接安排一批警员过来,请那些包头去喝茶了。不过警署请喝茶可不是带你去茶楼,而是去局子里。之前上面是愿意看着你们火拼,每次火拼之前还得打点一下警署,那么多人聚众在一起,当他们警署吃白饭的嘛。
而真要打起来,最好出点事,他们又有理由按照刑事事件来查了,要他们不查,继续给打点费。所以一个地区,各种势力多,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是坏事。
但现在不需要了,平时那点孝敬费罗成也给了,以前那些包头抢地盘也抢完了,哪有什么大纠纷。而且就那么点打架斗殴的事情,能捞几个钱。哪有跟罗成合作,顺便来一批货来钱块,动不动上万。 ↑返回顶部↑
周督察打点海警很容易,而且还是包月的形式。所以在喝茶的两天后,就通知了罗成这边,每天晚上凌晨一点到三点的时间,不会有海警巡查到这边来。所以路子是给罗成打通了,要是罗成弄不来货,别说罗成想要港口码头了,他这个人都会让他永远消失在码头。
车辆不好运,但空调和冰箱可以用小船运,晚上来个四五条船,一点左右进入香江海域,然后迅速到码头卸货,在三点之前离开,要是来不急离开就能只等第二天这时候离开了。
因此这第一次罗成跟周督察的合作很快就成了,先弄了一小批冰箱和空调过来。有些操作其实在这年代有人就会了,档口还没来的急给罗成弄,因为也不知道罗成说的话能不能完全相信。主要是罗成有些年轻,周督察怕这家伙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第一批货,送来十二台冰箱,八台空调。空调周督察直接喊人拉走了,贿赂了一下总警署的财处,他老母的,都不用卖,直接给自己的警署给装上了。价格还高于市场,钱都是直接从财政那边领的。
而八台空调,罗成是一分钱没收到,但他的冰箱倒是也很快卖了。都是别人找上门的,一千五一台。罗成十二台冰箱到是弄到手一万八了。可就算如此,按照跟周督察一开始说好的来,空调贵呀,罗成还少拿了好几千。
但人家有下属过来,一句话说从以后的账目里扣就是了,又不是只合作一次。
没办法,罗成只能催促国内尽量再发货。而在香江,罗成拿着钱也开始大量采购生活用品。按照罗成之前说的,做戏就要做全,在国内的资本家,来香江的,很富有的不是没有,但少。罗成从国内弄货过来,但国内那边不要成本的嘛。
可罗成总不能拿港币让人带回去,只能大量弄些小产品,服装,鞋子,吃食,甚至药品回去。
这罗成建设的厂房,还在建设,但已经堆积了很多货品。而就是这样,反而让周督察放心了,他早就安排人在这边查了,他老母的,有能耐在国内弄工业产品来香江的。怎么可能会在这边只弄一个小的生活品加工厂。
查到罗成在弄到钱后,大量买各种小产品,然后准备运回国内去。这样反而让周督察安心,那工厂就是一个幌子,说什么生产产品在香江挣点小钱。有自己开厂生产东西还大量买各种物资的嘛,当人家督察是傻子呀。
第302章 乱
在六十年代的香江,有钱能为所欲为嘛。
能,负责保护罗成的张浩和刘青,在台风事件过去,大家又逐渐安稳起来后。
罗成安排以前孙头手下的人,接管了湾仔的几个码头。这之前那些码头的包工开始不安分起来,倒是没有明刀明枪的来跟罗成直接火拼。
码头上干活的,要是有人组织的话,也是敢拼敢打的。但没人组织,就一盘散沙,胆小怕事。
之前那些包头是带着人直接在码头上找事,想看看罗成有什么反应。要是直接带着人火拼,一下没搞过,那就真的完了。
码头上干活的人被打了,人家管你跟哪个包头的,在他说的码头上干活就要抽水。
现在很多人在看这个接手整个港口的富家少爷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以前,这样的事情基本是火拼,而很多码头上的工人还挺喜欢火拼的。这倒不是他们有多少血性,而是大家在码头上混的,主要还是求财嘛,能谈判的话自然是尽量先谈判。
这谈判的话,也是有讲究的,一开始也不会直接约去茶馆喝茶,而是亮亮实力。组织手下的人,包含码头上干活的。一个包头后面跟着一群人,先摆个场面,然后要是势均力敌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是打不起来的。
然后各自放点很话,最后就是去茶馆谈判,这实力要是差不多,分的地盘也比较差不多。而在这过程中,这召集人是要花钱的,你以为那些工人吃饱了没事真是去跟你火拼的呀。
平时一个工人在码头要是有活干,一天也就挣两块钱。但这集合去打架,一个人发四块钱,真敢打的,站前排的,一个人发六块钱。什么活都不用干,去凑个人数就有四块钱,谁不愿意去呀,而且就算真打起来,人家也会看情况,要是自己这边不行,打不过就跑呗。但要是能打过,也会真上,因为打起来和没打起来,给的钱又不一样。
所以呀,这工人被欺负了,来罗成这边告状。明明自己不敢打,又希望罗成带着大家一起去对阵一下。而罗成这边,虽然不抽工人门的水,但也不是白花钱包下这港口的。晚上国内有货要来,都是直接喊他们去卸货的,给点馒头吃就可以了,不给工钱的,在这边码头干活登记的人,轮流来。
而罗成哪有工夫跟那些也只是为了混生计的包头谈判火拼呀,最近他算是成为了周督察的财神爷了。
周督察现在是几头在捞油水呀,罗成不是需要大量生活物资运去国内卖钱换那些冰箱空调汽车产品嘛。在湾仔区域内就有很多加工厂和作坊的,他出面牵头,让那些工厂和作坊直接按照罗成的需要生产就是了。
罗成一开始在香江市场上买得物资并不便宜,只不过他要的量大,比零售市场是便宜一些。但再便宜,哪有直接从厂家拿货方便。
周督察在工厂加工那边压一压,在罗成这边又稍微加一些。两头一弄,他中间差价就不少了。而且现在难民这样多,罗成要货可不少,想挣钱的老板,赶紧招人手多开厂子呀。
现在罗成这个财神爷被人欺负了,哪需要他亲自出面。打一个招呼,人家督察直接安排一批警员过来,请那些包头去喝茶了。不过警署请喝茶可不是带你去茶楼,而是去局子里。之前上面是愿意看着你们火拼,每次火拼之前还得打点一下警署,那么多人聚众在一起,当他们警署吃白饭的嘛。
而真要打起来,最好出点事,他们又有理由按照刑事事件来查了,要他们不查,继续给打点费。所以一个地区,各种势力多,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是坏事。
但现在不需要了,平时那点孝敬费罗成也给了,以前那些包头抢地盘也抢完了,哪有什么大纠纷。而且就那么点打架斗殴的事情,能捞几个钱。哪有跟罗成合作,顺便来一批货来钱块,动不动上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