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的掌中娇 第140节(3 / 4)
相比起直亲王的原配嫡福晋,她已经够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个处处体谅她的婆婆。
正是因为如此,兆佳氏才会为了自己久久不孕而心怀愧疚。
同为女人,曹玥能体谅兆佳氏的心情,但有些事情,通常都是身不由己:“本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你也要知道,你与小十三成亲两年,小十三膝下只得了一个才满月不久的格格,小十三膝下凋零,这对你的名声也有损。”
不得不说,曹玥能做到这一步,可谓是宫里的模范好婆婆了。
兆佳氏感激一笑:“儿媳明白,多谢额娘教导。”
兆佳氏回去后,曹玥支着额头,闭目养神道:“恐怕小十三是被皇上派往浙江了。”
安凝给曹玥敲腿的动作一顿:“您怎么知道?”
她并未听到什么风声啊。
曹玥缓缓睁开眼,望着不远处的琉璃花樽道:“最近宫里的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明朝朱三太子的儿子起义造反一事,你可有听说?”
安凝点点头:“奴婢是听说了些,只是这朱三太子从四十多年前皇上登基时就开始造反,造反了这么多次,皇上也命人抓了不少朱三太子,可抓到的那些人,无一不是旁人假冒的,真正的朱三太子到底在哪儿,好像没人知道。”
关于朱三太子的事,在整个大清都不是什么秘密。
“确实如此。”曹玥忧心道:“由此可见,朱三太子为人狡猾,诡计多端,那么他就更不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藏身地点,浙江关于朱三太子的起义,恐怕只是朱三太子的阴谋罢了。”
她起先并不知道是谁去了浙江平乱,直到多日未见小十三,方才又从兆佳氏的态度中隐隐猜测出来,小十三应该是奉了密旨秘密前往浙江了。
额头眉心突突的跳,曹玥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止不住的叹息:“要是这次小十三再抓回一个假冒的朱三太子,皇上一定会震怒的。”
届时小十三必然会受到牵连。
看出曹玥的担忧,安凝宽慰道:“娘娘只管放宽心,十三爷聪明睿智,一定不会被朱三太子的诡计给迷惑。”
“但愿如此。”
再担心也是于事无补,曹玥只得期待着十三贝勒能平平安安的。
浙江湖州的一家客栈里,十三贝勒负手站在二楼的临窗后,神情惬意的看着天空中飘洒下的蒙蒙细雨,路上的行人匆匆,叫卖声不断,烟火气十足。
十三贝勒笑意浅淡道:“表哥,咱们来了湖州这几日,表哥可有看出什么门道来?”
他口中的表哥,便是曹寅的长子,曹顒。
曹顒是康熙四十年间的两榜进士,看在曹家和曹玥母子的面子上,再加上曹顒本人学问不错,康熙破例让曹顒进了翰林院。
此后的五年里,曹顒抓住一切能立功向上爬的机会,如今坐到了从四品京官儿的位置上,前途不可限量。
这次朱三太子起义,是十三贝勒头一次离京办差,曹顒不放心十三贝勒一个人,便请命随同。
因为他们二人是秘密办差,所以热河行宫里许多人哪怕知道他们二人的行踪,也不敢宣之于口,心知肚明即可。
曹顒倒了两杯茶水,闲闲的品了一口据说是这湖州最好的茶水,而后不着痕迹的放下杯子,没再拿起第二次。
“贝勒爷指什么?是指这客栈里的人,还是指一路上跟着咱们得尾巴?”
曹顒一语中的,令十三贝勒笑着摇了摇头:“表哥,你这人说话还是这么噎人。”
曹顒把玩着青花瓷茶壶手柄,反以为荣:“奴才一向如此,贝勒爷又不是不知道。”
“行行行,我是说不过你。”十三贝勒转身坐在曹顒对面,正色道:“咱们出来也有六日了,这六日里,咱们私底下调查,成效甚微,但也不是全然一无所获。最起码咱们知道了这家客栈,就是那反清复明的叛军的老巢。” ↑返回顶部↑
正是因为如此,兆佳氏才会为了自己久久不孕而心怀愧疚。
同为女人,曹玥能体谅兆佳氏的心情,但有些事情,通常都是身不由己:“本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你也要知道,你与小十三成亲两年,小十三膝下只得了一个才满月不久的格格,小十三膝下凋零,这对你的名声也有损。”
不得不说,曹玥能做到这一步,可谓是宫里的模范好婆婆了。
兆佳氏感激一笑:“儿媳明白,多谢额娘教导。”
兆佳氏回去后,曹玥支着额头,闭目养神道:“恐怕小十三是被皇上派往浙江了。”
安凝给曹玥敲腿的动作一顿:“您怎么知道?”
她并未听到什么风声啊。
曹玥缓缓睁开眼,望着不远处的琉璃花樽道:“最近宫里的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明朝朱三太子的儿子起义造反一事,你可有听说?”
安凝点点头:“奴婢是听说了些,只是这朱三太子从四十多年前皇上登基时就开始造反,造反了这么多次,皇上也命人抓了不少朱三太子,可抓到的那些人,无一不是旁人假冒的,真正的朱三太子到底在哪儿,好像没人知道。”
关于朱三太子的事,在整个大清都不是什么秘密。
“确实如此。”曹玥忧心道:“由此可见,朱三太子为人狡猾,诡计多端,那么他就更不可能会暴露自己的藏身地点,浙江关于朱三太子的起义,恐怕只是朱三太子的阴谋罢了。”
她起先并不知道是谁去了浙江平乱,直到多日未见小十三,方才又从兆佳氏的态度中隐隐猜测出来,小十三应该是奉了密旨秘密前往浙江了。
额头眉心突突的跳,曹玥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止不住的叹息:“要是这次小十三再抓回一个假冒的朱三太子,皇上一定会震怒的。”
届时小十三必然会受到牵连。
看出曹玥的担忧,安凝宽慰道:“娘娘只管放宽心,十三爷聪明睿智,一定不会被朱三太子的诡计给迷惑。”
“但愿如此。”
再担心也是于事无补,曹玥只得期待着十三贝勒能平平安安的。
浙江湖州的一家客栈里,十三贝勒负手站在二楼的临窗后,神情惬意的看着天空中飘洒下的蒙蒙细雨,路上的行人匆匆,叫卖声不断,烟火气十足。
十三贝勒笑意浅淡道:“表哥,咱们来了湖州这几日,表哥可有看出什么门道来?”
他口中的表哥,便是曹寅的长子,曹顒。
曹顒是康熙四十年间的两榜进士,看在曹家和曹玥母子的面子上,再加上曹顒本人学问不错,康熙破例让曹顒进了翰林院。
此后的五年里,曹顒抓住一切能立功向上爬的机会,如今坐到了从四品京官儿的位置上,前途不可限量。
这次朱三太子起义,是十三贝勒头一次离京办差,曹顒不放心十三贝勒一个人,便请命随同。
因为他们二人是秘密办差,所以热河行宫里许多人哪怕知道他们二人的行踪,也不敢宣之于口,心知肚明即可。
曹顒倒了两杯茶水,闲闲的品了一口据说是这湖州最好的茶水,而后不着痕迹的放下杯子,没再拿起第二次。
“贝勒爷指什么?是指这客栈里的人,还是指一路上跟着咱们得尾巴?”
曹顒一语中的,令十三贝勒笑着摇了摇头:“表哥,你这人说话还是这么噎人。”
曹顒把玩着青花瓷茶壶手柄,反以为荣:“奴才一向如此,贝勒爷又不是不知道。”
“行行行,我是说不过你。”十三贝勒转身坐在曹顒对面,正色道:“咱们出来也有六日了,这六日里,咱们私底下调查,成效甚微,但也不是全然一无所获。最起码咱们知道了这家客栈,就是那反清复明的叛军的老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