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射落弯月(十四)(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比方说贵族主义是基于社会学对人群进行分类,帝国则是根据生物学对治下民众进行分级;具体到各种细节,双方更是天差地远。但在眼下,经由李林之口说出来的“帝国的理想形态”却刚好对上贵族主义的胃口,无形中拉近了与诸国的距离,孤立了共和国。
  重点不是驳倒对方,而是设法让更多听众认同你的观点——这是辩论的基本原则,没想到李林居然会以这种方式运用,完全超乎密涅瓦的预期。
  但事情还没有到就此结束的地步,她还有反击的机会。
  “您觉得现在的帝国算是‘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了吗?”
  又一个陷阱题。
  说“是”,那帝国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现在的体制推广到整个世界,说“不是”,那么又会将问题引导回原来的方向上。
  相当巧妙的问话方式,但她还是低估了李林的狡猾。
  “我很想回答‘是’,但实际情况却是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和各国坐下来进行协商讨论,达成协议。”
  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冷漠微笑透露出的言外之意让密涅瓦再次蹙眉。
  ——这家伙还真是难缠。
  她又一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
  超高速的战斗于街头巷尾之间爆发。
  或许是为了封住马格南粒子炮,或许是对这种狭窄环境下的机动战充满信心,“沙拉曼达iii”主动将战场拉进了街道里。
  不管目的是什么,局面确实对“独角兽”不利。
  且不说环境所限,根本不敢随意射击,更要命的是机动力也是对手更甚一筹。
  从规格上来讲,“沙拉曼达iii”明显要比“独角兽”大上整整一圈,照理说在巷道内的灵活性肯定是后者占优。可“沙拉曼达iii”却有着几项难以比拟的优势。
  作为采用可动框架的机型,“沙拉曼达iii”除了能在昆虫和类人形态之间转换,还可以随时调整框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通道大小;此外由于在术式的控制精度和组合效率上具有优势,其在飞行状态和双足步行之间的切换更加流畅,反应速度也更快;最后,“沙拉曼达iii”的双足——两根长长的的钢针,可以轻松刺入墙面固定机体,在精准巧妙的控制下,甚至能在旗杆顶部站立,又或是一根钢丝上飞奔。
  与之相对的,则是“独角兽”的狼狈不堪。
  原本“独角兽”的运用环境主要是空战和开阔地带的强攻,城市战的装备和机能虽然也有考虑,但也只是停留在各种构想阶段。
  那群偏执狂很清楚,指望一架mds压制一座城市是不现实的狂想,这种工作应该交给ma或者由战斗工兵、装甲掷弹兵、mds等诸兵种合成的机械化部队来干。让这种扛着舰炮等级火力的机体去实行单机压制还不如直接丢一颗反重力分解炸弹下去实在,不光更符合人道,事后清理起来也更轻松。
  他们的分析没有半点偏差,如今被“沙拉曼达iii”压着打的白色机体无疑是在佐证这一推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