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日里的十七个瞬间(八)(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是能洞悉假面下的真实心思,那么只要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也足以让他脱离理性,动手行凶吧。
  如果有个人,他有某种异常的癖好或取向,平时一本正经,仿佛社会道德模范的化身,将兴趣仅限制在嗜好的范围内,用二次元幻想或者二次元成人向作品来满足自己,不然就是借此忍下来,从而达成社会生活和性癖的平衡。
  要是了解他的癖好,只要设置一个简单的圈套,就能诱导他剥下理性的伪装,服从本能和**了吧。
  以上理论固然正确,但要调查清楚一个人的全部秘密,必然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源及时间,通常只有相当规模的阻止或抱有某种执着的个人才有能力去做这类调查,一般个人是无力做这件事的。
  可要是能跳脱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直接从对方的内心把所有秘密窃取出来,那又如何呢?
  那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之人,所谓纯洁的人,这世上从未存在过。就算真的有,只怕那也无法称之为人类。每个人都拥有不愿被他人发觉的阴暗面,想要在群体中生活,只能带上面具隐藏真实的自我,这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没错,人类是不戴上面具就活不下去的愚蠢生物。
  只要给他们一个契机扯掉面具,当每个人直面自己和他人内心的魑魅魍魉,所有的信任、伦理道德、法律秩序荡然无存时,那一定是个能令心情无比愉悦的地狱吧。比起通过肢解人体、触摸内脏来感受生命之类的,还是这种地狱更能叫人理解“人性”和“生命”的真谛。
  (‘种子已经散播出去,舞台也已经准备完毕,接下来只要藏身幕后,等待精彩的舞台剧开场就行了……想不到这时候最美味的猎物自己凑上来了。)
  打量着月色下的姬艾尔,杰勒斯的瞳孔缩小了一点。
  不把罗兰和姬艾尔这样的麻烦人物卷进去——这是杰勒斯计划的前提之一,至少曾经是。
  他很清楚把这些人卷进去的话。自己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不过,状况自己撞上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果然……这个女人也很有意思呢,该怎么料理她才好?利用信仰和逻辑的矛盾,使其理念崩溃,然后洗脑吗?还是从人际关系入手。让她对周围疑神疑鬼,陷入被害妄想发狂呢?不管哪一种,感觉都不坏。)
  戴上温文尔雅的假面,隐藏起嗜虐的本性,杰勒斯躬身行礼。
  “没想到圣女殿下会特意到这种偏僻乡下来散步,未能及时做出安排,实在惶恐。”
  “哪里,只是一时兴起,偷偷跑出来欣赏乡间夜色。给总督府添麻烦的我才该道歉。”
  “未能为圣女殿下和总督准备舒适的会谈场所。让圣下和侍奉的主人不得不委身简陋的乡下旅舍,此等失态,实乃在下失职。”
  “哪里,对侍奉的主人寸步不离,隐身暗中守护——像杰勒斯先生这样忠诚的属下,总裁先生应该对您的表现非常满意才是。”
  “吾等的荣誉乃是忠诚。”
  无可挑剔的忠犬模样,只要咬定自己是忠于职守,就连姬艾尔也无话可说。至于效忠的对象是哪一位。那就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了。
  一个滑头的小人。
  任何人对杰勒斯的第一印象恐怕都是这一个,这种恶劣的开端恐怕只会让交涉决裂。但得出这个结论的瞬间,他们便掉进了杰勒斯的心理陷阱。
  ——逆转移。
  催眠治疗之类的心理医学领域内,所谓“转移”是指患者把治疗师当成一位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进而会像对那个人一样,对治疗师产生强烈的好感或敌意,而因为接受了患者转移过来的感情。治疗师随后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与之相呼应的感情,这就是“逆转移”。
  举例来说,患者将治疗师当成自己厌恶的父亲说话时,治疗师也在扮演患者父亲的角色,双方在互动中被卷入转移的感情中不能自拔。
  杰勒斯是故意装成“势利小人”的。
  伪装成容易被利用摆布的角色。促使对方放下心防,接近之后将感情转移,从而实施角色逆转,将控制与被控制的角色互换。
  一般人很快就会落入圈套,姬艾尔看上去似乎也陷入其中,很快就会成为杰勒斯的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