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革的狼烟(十八)(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没有财团介入,你觉得需要多少时间?”
  “这……”
  “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从构想‘枪’的概念。论证,解决问题,实际制造,测试,根据测试修正。投入战场,进一步完善……这些流程用上几十年一点都不奇怪,而这仅仅只是一代的时间跨度。现在却只用了2年时间就完成了。当然,这毕竟是财团淘汰的技术,可亚尔夫海姆那边是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从弓弩演化到了具有‘枪族化’、‘模块化’、‘廉价量产’、‘连‘射’‘性’’等特‘性’的自动步枪……这已经可以算是把几百年的历程全部都压缩到这十几年里了。”
  由此引发的最大弊端,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们对跨代发展的新旧技术隔阂不会抱有任何疑问。
  技术之间的传承有着紧密的关联。连锁、反作用、累积……还有通过比较,发现全新的领域。李林的技术不但一开始就是完成品,并且用申请专利的办法加以隔离,技术与技术之间已经失去关联。人们只是不断获得成品,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思索技术传承过程中本应积累的东西。
  按照罗兰通过设计、制造新式枪械获得的经验,新技术融入社会至少会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思考、构想”,通过反复思考,论证构想、理论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为“开发、实用化”,将原本只是构想的技术以试做的形式实现,解决各种基本技术问题。
  第三阶段为“普及、淘汰”,技术相对成熟后流入社会经历大众的考验,顺应文化‘潮’流后作出选择。
  上述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时间,李林却在瞬间将其完成。对他而言,第一和第二阶段都是不必要的,思考之后就立即可以投入实用化。以极短时间接连出现的新技术完全不给大众思考的时间,缺失了第3阶段,人们就毫不怀疑地迈入享受新技术的社会……
  “如今我们所掌握的新技术,真的都加以理解了吗?给了之后就接受,连是否需要都不曾考虑,被庞大的数量所‘迷’‘惑’,连质疑的能力都失去了。到最后,即便想出了什么,也发现早就有财团的专利在前面等着。”
  “你到底……想说什么。”
  密涅瓦轻声反问,冷汗顺着脸颊滑落。
  “这就好像园艺,把剪刀和铁丝换成‘专利’,用‘发布新技术’取代‘肥’料和水,随心所‘欲’地培养出符合自己理想的系统树和社会树。”
  所有的技术都已经被开发出来;
  所有能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出来;
  自己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是在重复他人早已完成的东西。对技术研发者而言,没有比这更大的挫折了。所有技术者被残酷的现实压倒,再也没有人有兴趣研究技术,世界彻底成了离开财团的技术就无法维持的僵硬系统——
  “到那时,就算不用战争,‘将世界变革为理想形态’这一目的也已经实现了。尽管不那么明显,也更加迂回曲折,但目的确实达到了。”
  是故,战争爆发与否对‘精’灵阵营来说,其实是个伪命题。只要有扩散出的技术和系统理论持续发酵,哪怕没了亚尔夫海姆这个平台,甚至就算发生李林死亡这样超低概率的时间,计划本身依旧能继续推进下去,以近乎自律的方式朝向设定好的终点前进。
  战争不过是让这种支配更加确实的手段罢了。
  想到这里,无力感从心底里翻涌上来席卷全身,密涅瓦
  这算什么?
  双方差得太远了,不管是眼光还是构思,都不是一个层次。甚至就连疯狂,也差得远,更遑论那离谱的力量。
  和那样的怪物为谈判对象,真的有哪怕百万分之一的胜算么?
  “就算只有千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那也已经足够了。只要不是零,就不能轻言放弃。”
  发出打断绝望的强硬声音,罗兰迎着密涅瓦惊讶的目光站了起来。
  “现在事态还没有发展到最糟的情况,不到最后一刻尘埃落定,就不能放弃。”
  “真是……只有你才会说出口的话呢。”
  “什么?”
  “没什么。对了,明天的日程安排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