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看不见的真实(四)(3 / 4)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一直对自己所作所为采取某种程度宽容的黎塞留。居然明目张胆地命令手下监视自己这已经不是警告,而是明确无误的暗示王太子之位不再牢固,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换个人来当王太子。
(那个该死的老狐狸)
暗自咒骂着红衣主教,嘴里的美酒也失去了味道。
黎大主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那个看上去病殃殃的老头眼里,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别说王储,就算是国王也不过是为国家而需要的“偶像”罢了。有人私下里曾半开玩笑的说:一旦查理四世病故,黎塞留最多流一分钟眼泪。接着就该干嘛干嘛。
对这样一个强调国家与民族。而非家族与血缘的重要性的首相来说,一个一再触犯其底线的王储,绝非他心目中适合坐上王位的对象。要不是伯纳德王子和财团走的太近,恐怕废储的诏书早就起草完毕。等着国王签字批准了。不过年幼的第四王子……看上去似乎是个还能接受的选择。
王太子对此可谓心急如焚。但他也清楚之前王冠领的事情影响实在太大。眼下再搞出什么事情,黎塞留也不会再留情面。因此必须在黎塞留真正采取行动之前,把阿尔比昂搞定……
“报告!”
帐篷外传来大声通报。马奇诺皱了皱眉,他还不太习惯这种新式军事口令,而且在用餐途中被打断也叫子爵大人不太高兴。
王太子朝一旁点了一下头,一个侍从行了一礼后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领着一个刚擦完汗的通讯士官走了进来。只见那个士官匆匆行了军礼,等王太子点头后,立即将一份通讯纸递上。
优雅的解下餐巾,侍从端上脸盆和水,连指甲缝都清洗过后,王太子慢慢阅读那一纸讯息,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
“还没找到殿下吗?一群废物!”
房间里传出一阵咆哮叫骂声,接着像是某种易碎品粉身碎骨的声音炸裂开来。
把守办公室大门的两个卫兵转过头,彼此愁眉苦脸的表情一览无余,随后变成了苦笑。
按照卫兵们的判断,这次应该是办公桌后面左边架子上的花瓶,右边那个在2小时前先走一步,女佣从里面收尸出来时还是他们开的门。两个卫兵都暗暗为那对价值不菲的装饰品奉上哀悼,祝愿它们能在菊花盛开的天国团聚。
祷告完毕,士兵们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挺起胸膛,腰板笔直,就像一尊雕塑一样动也不动。
在所有人印象中,黎塞留首相是个对人严苛,对自己更严苛的人。有时候会显得不近人情,但言行举止绝对遵守着最为严格的礼仪规范,几个上年纪的女佣甚至都没听过主教在家里大声呵斥过谁,但这几天这种自律似乎失去了作用。
从慰问团出发开始,每当主教的秘书和副官拿着电报或报告走进那间办公室,接下来就一定是一场让所有人胆战心惊的暴风雨。这不光是训斥和责骂,甚至还破天荒的摔了东西。
手里紧握着笔,仿佛就要丢出去,然后骂上一句“气死偶咧!”,最终还是自制力发挥了作用,黎塞留慢慢坐回椅子上,胸脯像个风箱似得上下起伏。周围一群心腹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自从慰问团出发,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先是专列遭到奥斯托利亚分裂份子袭击,接着是王太子独断专行,加上一些意外导致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最终激起王冠领叛乱,前去镇压陆军擅自行动,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好不容易提坦斯把叛乱给镇压下去了,慰问团专列又遭到袭击,死伤惨重,总算重要的乘客们没受伤,还没等大家把气缓过来,阿尔比昂和兽人私下谈判的消息传了过来……
平心而论,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无论事前再怎么防备,终究无法做到彻底消除隐患,或者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黎塞留对此也能予以理解,除了面对事件直接责任人的时候,他并没有随意发泄心中的怒火。
但一码归一码,那些事情还算情有可原。可到这么多间谍、密探,到现在还找不到夏尔王子算怎么回事?!
换了几个月前,黎塞留可不会这么着急上火,可眼下情势却和几个月之前那种王太子年轻有为、尽管有点鲁莽,却还是可以胜任weilai国王之位的良好状况截然不同了。王太子确实能干,行动也很果断,但方向却大错特错。
身为国王,最重要的一项职责是尽减少敌人的数量,增加身边的盟友。王太子大概以为xisheng王冠领人民的生活水平,换取一大片工业化基地对国家和他自己而言是好事。但事实上。那种冲动行径反而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他的对立面。土地被兼并入王太子名下、承担着繁重税负的农民恨他;领着微博薪水,工作时间超过20小时却连一家温饱都无法维持的工人恨他;认为遭到了背叛、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贵族也恨他;亲友死在“错误思想防卫墙”、“流血星期日”和叛乱之中的王冠领人就更不用说了……最糟糕的是,在所有属地和殖民地人民眼中,王太子等同于占领体制。乃至整个查理曼。成为他们憎恨的对象和符号。让这样一个张扬之人坐上王位。必定会引起包括国内贵族在内的恐慌。
必须准备一个更适合的继承人了。
自从王冠领叛乱开始,黎塞留就萌发了这个念头,对他来说。国王陛下是神圣的存在,但绝不是不可替代的,王太子也是一样。如果对国家产生危害,那么在潜在危险变成现实之前更正就好。
主教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但当他重新审视王族成员时却犯了难。
第二王子伯纳德最近声势正旺,倚仗提坦斯的功绩成为问鼎王位的热门人选。但其人太过轻佻,某些方面还不如王太子,而且第二王子和财团走得太近,一旦继位,财团对国家的控制将会更加深入和直接。
密涅瓦王女倒是文武双全的才女,如果让最高法院修改一下《王位继承法统》,让其成为查理曼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也未尝不可。毕竟有阿尔比昂的伊丽莎白的例子摆在那里,加上海军、巴士底狱和断头台的三重威慑,反对意见也能镇压下去。
但王女殿下与罗兰的婚约却是个wenti,尽管当时是出于无奈,为了与财团达成某种妥协而订下这桩婚事,可如今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纵然黎塞留不相信王女会舍弃王族彻底倒向财团那一边,但李林却不是一般人物,在大主教记忆中,还没什么事情是那个人渣干不出来的。特别是在王女和罗兰生下男丁的情况下,风险将变得更大。 ↑返回顶部↑
(那个该死的老狐狸)
暗自咒骂着红衣主教,嘴里的美酒也失去了味道。
黎大主教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那个看上去病殃殃的老头眼里,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别说王储,就算是国王也不过是为国家而需要的“偶像”罢了。有人私下里曾半开玩笑的说:一旦查理四世病故,黎塞留最多流一分钟眼泪。接着就该干嘛干嘛。
对这样一个强调国家与民族。而非家族与血缘的重要性的首相来说,一个一再触犯其底线的王储,绝非他心目中适合坐上王位的对象。要不是伯纳德王子和财团走的太近,恐怕废储的诏书早就起草完毕。等着国王签字批准了。不过年幼的第四王子……看上去似乎是个还能接受的选择。
王太子对此可谓心急如焚。但他也清楚之前王冠领的事情影响实在太大。眼下再搞出什么事情,黎塞留也不会再留情面。因此必须在黎塞留真正采取行动之前,把阿尔比昂搞定……
“报告!”
帐篷外传来大声通报。马奇诺皱了皱眉,他还不太习惯这种新式军事口令,而且在用餐途中被打断也叫子爵大人不太高兴。
王太子朝一旁点了一下头,一个侍从行了一礼后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领着一个刚擦完汗的通讯士官走了进来。只见那个士官匆匆行了军礼,等王太子点头后,立即将一份通讯纸递上。
优雅的解下餐巾,侍从端上脸盆和水,连指甲缝都清洗过后,王太子慢慢阅读那一纸讯息,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
“还没找到殿下吗?一群废物!”
房间里传出一阵咆哮叫骂声,接着像是某种易碎品粉身碎骨的声音炸裂开来。
把守办公室大门的两个卫兵转过头,彼此愁眉苦脸的表情一览无余,随后变成了苦笑。
按照卫兵们的判断,这次应该是办公桌后面左边架子上的花瓶,右边那个在2小时前先走一步,女佣从里面收尸出来时还是他们开的门。两个卫兵都暗暗为那对价值不菲的装饰品奉上哀悼,祝愿它们能在菊花盛开的天国团聚。
祷告完毕,士兵们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挺起胸膛,腰板笔直,就像一尊雕塑一样动也不动。
在所有人印象中,黎塞留首相是个对人严苛,对自己更严苛的人。有时候会显得不近人情,但言行举止绝对遵守着最为严格的礼仪规范,几个上年纪的女佣甚至都没听过主教在家里大声呵斥过谁,但这几天这种自律似乎失去了作用。
从慰问团出发开始,每当主教的秘书和副官拿着电报或报告走进那间办公室,接下来就一定是一场让所有人胆战心惊的暴风雨。这不光是训斥和责骂,甚至还破天荒的摔了东西。
手里紧握着笔,仿佛就要丢出去,然后骂上一句“气死偶咧!”,最终还是自制力发挥了作用,黎塞留慢慢坐回椅子上,胸脯像个风箱似得上下起伏。周围一群心腹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自从慰问团出发,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先是专列遭到奥斯托利亚分裂份子袭击,接着是王太子独断专行,加上一些意外导致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最终激起王冠领叛乱,前去镇压陆军擅自行动,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好不容易提坦斯把叛乱给镇压下去了,慰问团专列又遭到袭击,死伤惨重,总算重要的乘客们没受伤,还没等大家把气缓过来,阿尔比昂和兽人私下谈判的消息传了过来……
平心而论,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无论事前再怎么防备,终究无法做到彻底消除隐患,或者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黎塞留对此也能予以理解,除了面对事件直接责任人的时候,他并没有随意发泄心中的怒火。
但一码归一码,那些事情还算情有可原。可到这么多间谍、密探,到现在还找不到夏尔王子算怎么回事?!
换了几个月前,黎塞留可不会这么着急上火,可眼下情势却和几个月之前那种王太子年轻有为、尽管有点鲁莽,却还是可以胜任weilai国王之位的良好状况截然不同了。王太子确实能干,行动也很果断,但方向却大错特错。
身为国王,最重要的一项职责是尽减少敌人的数量,增加身边的盟友。王太子大概以为xisheng王冠领人民的生活水平,换取一大片工业化基地对国家和他自己而言是好事。但事实上。那种冲动行径反而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他的对立面。土地被兼并入王太子名下、承担着繁重税负的农民恨他;领着微博薪水,工作时间超过20小时却连一家温饱都无法维持的工人恨他;认为遭到了背叛、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贵族也恨他;亲友死在“错误思想防卫墙”、“流血星期日”和叛乱之中的王冠领人就更不用说了……最糟糕的是,在所有属地和殖民地人民眼中,王太子等同于占领体制。乃至整个查理曼。成为他们憎恨的对象和符号。让这样一个张扬之人坐上王位。必定会引起包括国内贵族在内的恐慌。
必须准备一个更适合的继承人了。
自从王冠领叛乱开始,黎塞留就萌发了这个念头,对他来说。国王陛下是神圣的存在,但绝不是不可替代的,王太子也是一样。如果对国家产生危害,那么在潜在危险变成现实之前更正就好。
主教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但当他重新审视王族成员时却犯了难。
第二王子伯纳德最近声势正旺,倚仗提坦斯的功绩成为问鼎王位的热门人选。但其人太过轻佻,某些方面还不如王太子,而且第二王子和财团走得太近,一旦继位,财团对国家的控制将会更加深入和直接。
密涅瓦王女倒是文武双全的才女,如果让最高法院修改一下《王位继承法统》,让其成为查理曼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也未尝不可。毕竟有阿尔比昂的伊丽莎白的例子摆在那里,加上海军、巴士底狱和断头台的三重威慑,反对意见也能镇压下去。
但王女殿下与罗兰的婚约却是个wenti,尽管当时是出于无奈,为了与财团达成某种妥协而订下这桩婚事,可如今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纵然黎塞留不相信王女会舍弃王族彻底倒向财团那一边,但李林却不是一般人物,在大主教记忆中,还没什么事情是那个人渣干不出来的。特别是在王女和罗兰生下男丁的情况下,风险将变得更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