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九)(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排他们在哪里接触?”
  “嗯……这样吧,齐柏林级飞船2号舰——彼得.施特拉塞号已经完成栖装,即将出海公试。让双方代表先乘船出海,然后由我方负责接送。希望在那条舒适的大船上,谈判可以顺利进行。”
  “明白了。”
  记录下事项。布仑希尔转身将记录本交给等在门外的秘书官。同样记录下女孩生命体征的微妙变化,李林的思考已经进入新的事务安排计算之中。
  鲜红的眸子极为平稳,没有一丝波澜,几乎让人误认为是无机物。
  ############
  “人道救援?”
  指尖抵着下巴,姬艾尔琢磨了一会儿后问到:
  “我能不能这么理解,是希望教会出面,救助、收容王冠领饱受战乱之害的难民?”
  “正是如此。”
  罗兰点点头,带着某种期望的紫瞳望着姬艾尔圣女殿下。
  他并不奢望教会出头制止查理曼的扫荡作战,毕竟教会自己就是保守思想的大本营,让他们去挽救革命实在不现实。况且查理曼一定会强烈反对教会干涉自己的内政,并且在刺激下使用更加极端的镇压手段。最后,罗兰不得不考虑李林对此的反应,那个人的态度对事态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为止财团的表态都是不痛不痒,但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李林究竟在谋划什么,罗兰不得不顾忌这一点。
  因此,他只能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尽可能减缓王冠领人民的痛苦。
  “圣伊斯特万王冠领是正统信仰深厚的地区,那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虔诚的正统派教徒,只是因为地方官施政不当,引起领民强烈不满。矛盾激化后,在个别人的带领下发生的**事件。如果教会以人道救援的名义进入王冠领,对领民开展救助,进行教化,相信事态很快就能得到平息。”
  仔细斟酌后的提议近乎无懈可击,从逻辑上来看。作为宗教组织,对信徒的守护原本就是名正言顺。况且无论做得是否到位,每次伊密尔发起“圣战”的理由之中,必定有“守护崇敬唯一正统信仰的人们”之类的字句出现。王冠领的领民可不是新教徒异端,从“神圣使徒国王”、神圣王冠、西里尔双重十字宝球的持有者——伊斯特万一世开始。这片土地就是正统派信仰最浓厚的地区之一,放任这些虔诚信徒被欺压,于情于理教会都说不过去。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初王太子才劳心劳力、顶着被人称为“脑子秀逗”的风险建设“错误思想防卫墙”,为的就是防范教会直到此事,横加指责。这可不像龙骑兵运动那会儿。有“镇压异端”的借口可以用。
  现在事情已经都曝光了,教皇猊下也谴责了革命政府,继续对那里的信徒采取无视姿态,恐怕只会把他们推到新教异端哪里去。想要阻止这种情况,教会就必须做点什么。
  当然,这是表面理由。罗兰的真实想法是:随着教会的权威不断被削弱。他们对任何加强自身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的机会都不会错过。藉由这个诱惑,将教会势力引入王冠领,在神官、修女们的眼皮子底下,镇压部队多少会有所收敛,如此一来,应该能从屠刀下救出不少人。
  很完美的推演,切中要害。调理分明,对可能发生的状况都做了分析。
  唯独有两件事,是他即便知道,也无法掌控的。
  “罗兰阁下。”
  圣"nv you"雅的笑着。
  “在回答您的请求之前,我想先确认一下,这是查理曼的、财团的、抑或您个人的意见呢?”
  “……我的回答将成为你做出选择的判断依据,是吗?”
  “不,只是一个参考,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可以不用回答。”
  残留有一丝童稚的笑脸在罗兰眼中变得狡黠起来。天真无邪的容貌分明透露出“我已经知道答案”的意味。
  答案并不难猜,基本上就是明摆在那里的——这只是罗兰个人的意愿。
  如果说财团对镇压革命还留有一丝余地,那查理曼政府就是不可逆转的、明确的强硬政策了。
  共和国的胜利让整个查理曼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狂热之中,布达城下的惨败让举国上下对王冠领的意见统一了。
  受王太子在北方前线胜利不断的鼓舞,信心极度膨胀、每天都在梦想八纮一宇、天下布武的查理曼人被结结实实浇上一盆冷水。深切的感受到了“耻辱”的味道。接着,“报复”就成了吕德斯大街小巷出现密度最高的字眼,紧随其后的是“进军”、“用鲜血洗刷屈辱”。无数“爱国青年”从犄角旮旯里钻出来,整天把这些词挂在嘴上,鼓噪着要“杀光王冠领的野蛮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