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完本感言(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子稍稍一愣,问道:“那到底该怎么做?”
  姬定道:“由其子自己决定,另外,可在律法写明这一点,亲人可免于作证,除非他自己愿意。”
  顿了顿,他又道:“我所希望的是,法律乃是捍卫道德的底线,而非是上限,此乃礼与法之别。”
  孟子听得是连连点头,这个说法他非常能够接受,捍卫道德的底线,可见这道德的重要性,道:“天子高见,臣心服口服。”
  可说着,他立刻反问道:“可是如何在教育方面说清楚这一点。”
  孟子与子让天天争。
  争得其实不仅仅是理,也涉及到一点点权力。
  姬定的安排非常有趣。
  谷孟子出任法院院长,而子让却出任教育部部长。
  二人都盯着对方。
  子让争得是法,而孟子争得是教育。
  孟子就担心子让以墨家思想去写教课书。
  而子让则是担心孟子以儒家标准去判决。
  姬定沉吟少许,道:“我就只要求一点,关于礼仪教育,自不可少,但是礼乃行为,而非形式。
  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我不希望我大周之礼,变成一种形式,变成繁文缛节,变成自欺欺人。
  匍匐在我脚下的人,心里想得可能是如何杀了我。”
  邹忌呵呵道:“这令我想起了卫侯与楚王啊!”
  此话一出,孟子他们神色一变。
  气氛立刻就变得非常诡异。
  这话摆明就是讽刺姬定。
  邹忌可是姬定的老对手,虽然他们已经归顺大周,但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服。
  姬定哈哈一笑,道:“讽刺得我的人,也许心里是忠于我的,故此我不提倡以任何形式来明忠心,行为才是关键。”
  邹忌尴尬一笑,拱手道:“天子大度,臣心服口服。”
  当然,姬定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思想。
  法律是捍卫道德底线。
  而行为重于形式。
  但具体怎么去落实,还得依靠他们这些大学问家。
  还是那句话,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姬定也无法将后世的思想品德,直接搬过来,这还得根据当代的生产力来制定教育和律法。
  ......
  “呼...真是累死我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