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中计(元旦快乐)(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都渴望能够迅速的攘外安内。
  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区别。
  就在于楚怀王渴望的安内,是希望能够平定国内的动荡,而姬定的安内,是要整合动乱的地区。
  其它的就没有什么区别。
  姬定可也不愿意见到齐军打进来。
  故此对于姬定所作所为是了如指掌的楚怀王,那是更加相信姬定。
  姬定目前所做的一切,是高度符合他的利益。
  并且姬定都没有将造反的矛头指向他。
  显然是为今后留有余地。
  只不过这时间太短,但要做的事可真是太多。
  姬定要整合动乱地区,要东进占领越地,要北上接管徐州,同时还要防备附近的贵族。
  且都是要同时进行的。
  就常理而言,这根本就忙不过来。
  但是姬定一早就制定好非常详细的计划,而其中关键,就是他之前在巴蜀建立新会。
  巴蜀都已经玩了几年,关于如何领导平民、野人、奴仆去反对贵族统治,那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姬定就直接拿着这些经验,套用在了这些动荡地区。
  怎么进行有效的组织,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去笼络人心。
  都是直接照搬。
  比如说,根据巴蜀经验,要迅速的稳定人心,这孩子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能够帮助那些父母照顾好他们的孩子,大家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故此姬定抵达巴蜀第一件事,就是当地所有的宅院全部改为学院,不但为孩子们提供基础教育,而且还为孩子提供食物和住宿。
  父母什么都不需要管。
  这些占领地本就不缺粮食,因为这里是进攻越地的后勤基地,以前屯有不少粮食在,再加上姬定之前通过商业,也在这些地方暗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应对一时,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要知道姬定还得给徐州补给。
  至于老人,其实很少。
  毕竟这年头人类的寿命就那么长,尤其是野人阶级,四十岁的都很少,少数的老人也都安排在学院帮忙。
  这么安排下来,那些正值壮年的人,顿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全都是轻装上阵!
  但由于要做的事太多,人力还是不够,姬定也是大量启用妇女,从农耕到作坊,尽量安排妇人去做,只有一些妇人干不了的体力活,才安排男人去做。
  但也仅仅是维持基本的农业和军备生产,什么商业活动全部停止,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
  这跟之前其实区别不大。
  之前朝廷下令,也是一切都为战争服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