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太子身边的人(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殿下要打,武将们也现在也支持了,那自己在阻拦下去,也是无用。
  最为重要的是,付子婴不愿意铁喜与尉迟江晚走的太近。
  倒也不是别的什么原因,铁喜终究是大宋的太子,不是哈密的太子,哈密一日没有并入大宋,铁喜的屁股一日就该坐在大宋这边。
  付子婴本是坦荡之人,若是换做其他的事情,一定不会对王世忠有所隐瞒。
  可与张爱沟通,监视太子殿下的这种事情,事情太大,他可不敢对王世忠说,万一传了出去,自己倒无大碍,但却会害苦了张爱。
  而付子婴却不知道,此时的张公公,正低着头站在东宫中,已经心有绝望。
  铁喜睁开眼睛而后重新开口:“张爱,这东宫中的事情,皇祖父是不是也一清二楚。”
  “不,陛下不知道,陛下已经很久没有问过国政,只是问奴婢殿下的胃口怎么样,学业怎么样,从未,从未问过军国大事。”张爱赶紧否决道。
  铁喜轻叹一口气,站起身说道:“我去趟皇祖父那里……”
  “是,殿下。”
  张爱还是有些心惊胆战,殿下不会是想要套一套陛下的话,看看自己是否对其隐瞒。
  当下,心中七上八下的跟着铁喜离开东宫。
  …………
  安宁府,在漫长等待数日后,终于收到了东京的官文,军令,圣旨。
  将安宁之事尽数授权给罗守珍,御史刘兆忠。
  枢密院的官文,让刘兆忠整顿政务,做好妥善安置边民之举措,再也不能出现之前的惨祸。
  兵部军令,罗守珍整理军备,列出动兵之详细章程。
  圣旨上全权授权他们两人一干安宁军务,尽早找到祸首,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已正天威。
  圣旨用词之严厉前所未闻,重臣们更是齐齐下阵,也可以看出朝廷对安宁之事的看重。
  罗守珍兴奋的直舔嘴唇,在他看来,武将只有打仗,才能体现其价值,不打仗干什么去,当看门狗吗?
  若是换作其他的文官,可能看到圣旨之严厉,会有其他之想法,但刘兆忠却不同。
  两年前,刘兆忠可是在真定战场上,跟着辽国人真刀真枪的干过,他不怕。
  而韩胄的私信,付子婴的私信也到了安宁。
  全部送到了安宁衙门。
  收到二人私信的时候,刘兆忠心有不妙,难道付大人,韩大人都未曾同意安宁之举措。
  当下便派人去将正在军营之中的罗守珍喊来。
  等到罗守珍到来后,刘兆忠才郑重的打开了书信。
  “安宁之事,殿下震怒,归化辽人霍乱边境,实乃藐视天威,但军阵之事,国之大事,不要急于一时,需多番考量准备……”
  看完付子婴的书信后,刘兆忠叹了一口气,将书信递给了罗守珍。
  罗守珍拿到书信后,一边看,一边问道:“刘大人,这付大人是何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