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治大国(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什么意思?
  夏文想了又想,吴仲书眼神在夏文与徐杰身上看来看去,也看不懂个所以然。
  还是徐杰开口再道:“陛下,臣与诸位并不熟悉,盲目开口怕是所托非人。陛下对诸位同僚定然比臣要熟悉许多,还请陛下定夺此事。”
  夏文终于开口了:“朕对诸卿也谈不上如何熟悉,不若此事暂时拖后几日再来定夺。但是有一人朕倒是极为了解,大江梁伯庸,此乃忠心之臣,可当重用。朕适才想来想去,倒是觉得门下左侍郎之职适合梁爱卿。太师以为如何?”
  徐杰答了一语:“陛下定夺就是。”
  夏文松了一口气,看了看吴仲书。吴仲书连忙开言:“臣立马拟旨,照此办理。”
  梁伯庸已然出得人群,上前大拜:“微臣拜谢陛下皇恩浩荡。”
  这个朝会,气氛有些怪异。不论何事,徐杰都是闭口不言,等待夏文开口定夺。这让夏文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
  夏文本以为今日朝会,合该是徐杰做主一切之事,自己只需要在旁听着看着学着,没有想到真正当这个皇帝的第一天,夏文就感受到了皇帝是如此难当。
  尚书省,古称尚书台,尚书省左仆射的公房,徐杰其实很熟悉了,里面都是欧阳正的东西。
  徐杰坐在以往欧阳正的座椅之上,拿起欧阳正的笔,翻看着本该是欧阳正看的公文。
  朱砂红笔,落在那边镇请饷公文之上,下笔几个字,着户部照此办理,兵部辅之。
  几个字落笔之后,徐杰却并未合上公文,本来一看是边镇请饷的公文,徐杰想也不想就同意了,因为徐杰刚从边镇回来不久,那里奋勇的将士,合该给钱给粮。
  但是,但是如今徐杰坐在了这个位置,却想得多了起来,给钱粮是应该,但是这钱粮怎么给就是个问题了,还有就是徐杰想起来大同府已破,那常凯的家财都到哪里去了?
  钱可以给,却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给,也不能就这么简单给下去,要监督这些钱的来龙去脉,谁拿了,谁领了,领去又给了谁?
  所以,徐杰又提笔,把刚才自己写下的几个字划拉了,把奏折放到了一边,开口喊道:“来人。”
  门外当班的衙差走了进来:“小的在。”
  “召缉事厂杜知。”徐杰一边拿起另外一份公文,头也不抬。
  “太师稍候。”衙差已然出门飞奔而去。
  治国,徐杰是个新手,治国之道,不是那几句言语,不是那几个定夺决策。治国,何其复杂,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都是笑话。治国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繁琐的事情。
  政治斗争,成王败寇,胜则大权在握,败则一命呜呼。但是胜了之后呢?胜了之后的责任又何其巨大?
  就如徐杰坐在这张椅子上,再也抬不起来头,再也离不了这个座位,门外云卷云舒,门外日头西斜,脖颈麻木,腰酸背痛,似不见天日。
  只有那一声一声的话语。
  “来人,召户部尚书。”
  “来人,召御史台中丞。”
  ”禀告太师,御史台如今没有御史中丞。“
  “嗯?着缉事厂杜知代任御史中丞。”
  “太师,那要不要把吏部尚书召来?”
  “召来,一并把缉事厂指挥使方兴召来,擢升方兴为缉事厂都督。”
  就这么一件军饷之事,已然让徐杰头疼不已,再低头,西北渭州旱灾,粮食颗粒无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