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比试(2 / 4)
道观门口进去,是一院落。院落里古松参天,古松之下,一位发须皆白的老道正躺在一藤椅上,轻轻摇晃着,眼睛半闭半合,好似半睡半醒。但若有人仔细观看,或可发现那本应该浑浊的半眯眼睛里偶有锐光闪过,竟是如剑一般的锋利,偶有山中松鼠爬过,被那如剑般锐光一扫,顿时根根松毛立起,然后倏地一下跑得不见踪影。
道观外看破落,院落后面却有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两边竹林青翠,竟是别有洞天,那竹林曲径一直通到一间古朴木屋,隐隐有药材的清香,还有饱经岁月沧桑的叹息声从里面飘出来。
木屋中,虚微道长恭谨地坐在一位老道的身后。
老道面容枯瘦,脸上的皱纹如同古松开裂的树皮,露在袖袍外的双手如同枯干的树枝。老道此时正端坐在一丹炉前面,一手拿着一把浑体都是翠玉制成的扇子,一手拿着一些不知名的药材,面露难以抉择的表情。
丹炉之下有柴火在烧着,把大半个丹炉烧得通红如火。
“唉!”
过了许久,老道长长叹了一口气,把手中的扇子还有药材往地上轻轻一放,然后站了起来。
“师父。”
虚微道长见老道站起来,也急忙跟着站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
“自古七十古来稀,为师已经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照理来说应当知足了,只是到了坤级门槛,却不得入,终是遗憾啊。”老道信步走到门外,仰天叹息道。
“师父,不是还有药材吗?为何又不炼了?”虚微道长小声道。
“炼了又如何?不过又是徒费珍贵药材,还不如趁早作罢,留给你们一些,或许时过境迁,你们有机缘找到完整的丹方又或者遇到高人,炼成了这破空丹也不一定。”老道说道。
“天师道、茅山派等教派不也有些炼丹前辈吗?不若把他们请过来,或许合众人之力可炼成丹药也不一定。”虚微道长不死心地道。
他知道师父洞空道长已是一百十八岁高龄,换成普通人早已作古。他能到今日还健在主要是常年修炼,境界以至巽顶峰之故。但饶是如此,随着年事渐长,生机却渐渐枯萎,已到了油灯枯尽之时,若不能炼成破空丹,借丹力突破到坤级,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你能想到,为师难道会想不到吗?只是自从四百年前大劫之后,大道中落,天地灵气贫乏,各派人才调零,道法失传。认识的道友中,他们也无非跟为师差不多,却是帮不上忙。”洞空道长感叹道,声音回荡在幽幽竹林之中,显得越发沧桑苍老。
虚微道长知道师父所言不假,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真正修行的人数已是少得可怜,更别说堪比他师父的得道高人了。这也是上次武林大会,虚微道长等人知道李涛竟然也是同道中人之后,便立马把他弓为知己之故。
“说起认识的道友,弟子倒是想起了一人,这人是弟子上次去参加武林大会认识的。人虽年轻,却是一位有道之士。医术很是高明,弟子自叹远不如他,而且大会期间他还曾拿出一瓶药水,那药水乃是以天地元气入药制成的,说不定他在炼丹方面会有独到的见解。”虚微道长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李涛。
丹药也是药,而且还是直指人生命之源的特殊之药,故一名懂得炼丹之术的修士往往也是医术高明之士。
虚微道长是洞明的大弟子,一身道法、医术尽得他真传。他竟然说自己医术远不如李涛,又说李涛曾以天地元气入药,饶是洞空心境早已达古井不波之境,闻言还是忍不住动容道:“那人医术果真比你高很多,又曾以天地元气入药?”
“是的师父,那人名叫李涛,乃一隐于世俗的散修,弟子曾跟他探讨过医术,自认远不如他。至于那药水,当时天师道的马自悠还想花重金购买药方,后来知道原来是以天地元气入药,这才无奈作罢。”虚微道长回道。
“若真是如此,倒不妨邀他来青城一游。如今同道中人日渐稀少,不管他是否能助为师一臂之力,若有机会结交,并坐在一起探讨一番天道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洞空道长抚摸着白须缓缓道,眼中燃起一丝渴望。
虽说活了一百一十八岁应该知足,只是若能有机会能活得更长一些,又几个人愿意放弃呢?
“那弟子这便去给他打电话。”虚微道长见洞明有再度炼丹之意,不禁大喜道。
只是虚微道长大多时候乃是隐居山林避世修炼的修士,茅山陶吉斌这样带有点铜臭味,同世俗联系很多的修士又是不同,他的身上可没有带什么手机。
至于他师父洞空道长更是早已不问世间之事,这破道观之内又哪有什么电话,要打电话还得去前山的上清宫。
“去吧。”洞空道长挥挥手道。
虚微道长得令竖掌朝师父行了道家之礼,然后便一路出了竹林小径来到前面的院落。经过那位躺在藤椅上的老道士时,尘虚道长恭敬地叫了声师叔。
那位老道微微张眼看了虚微道长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又闭了起来,整个人仿若苍老了不少。
显然他人虽在院落里,但凭着对天地间气息的变化大致也能知道丹药又没练成。
虚微道长在师父面前嘴上虽夸李涛,但心里其实也是半点底都没有,所以见师叔洞云道长叹气,没敢提李涛的事情,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返回顶部↑
道观外看破落,院落后面却有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两边竹林青翠,竟是别有洞天,那竹林曲径一直通到一间古朴木屋,隐隐有药材的清香,还有饱经岁月沧桑的叹息声从里面飘出来。
木屋中,虚微道长恭谨地坐在一位老道的身后。
老道面容枯瘦,脸上的皱纹如同古松开裂的树皮,露在袖袍外的双手如同枯干的树枝。老道此时正端坐在一丹炉前面,一手拿着一把浑体都是翠玉制成的扇子,一手拿着一些不知名的药材,面露难以抉择的表情。
丹炉之下有柴火在烧着,把大半个丹炉烧得通红如火。
“唉!”
过了许久,老道长长叹了一口气,把手中的扇子还有药材往地上轻轻一放,然后站了起来。
“师父。”
虚微道长见老道站起来,也急忙跟着站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
“自古七十古来稀,为师已经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照理来说应当知足了,只是到了坤级门槛,却不得入,终是遗憾啊。”老道信步走到门外,仰天叹息道。
“师父,不是还有药材吗?为何又不炼了?”虚微道长小声道。
“炼了又如何?不过又是徒费珍贵药材,还不如趁早作罢,留给你们一些,或许时过境迁,你们有机缘找到完整的丹方又或者遇到高人,炼成了这破空丹也不一定。”老道说道。
“天师道、茅山派等教派不也有些炼丹前辈吗?不若把他们请过来,或许合众人之力可炼成丹药也不一定。”虚微道长不死心地道。
他知道师父洞空道长已是一百十八岁高龄,换成普通人早已作古。他能到今日还健在主要是常年修炼,境界以至巽顶峰之故。但饶是如此,随着年事渐长,生机却渐渐枯萎,已到了油灯枯尽之时,若不能炼成破空丹,借丹力突破到坤级,终究还是难逃一死。
“你能想到,为师难道会想不到吗?只是自从四百年前大劫之后,大道中落,天地灵气贫乏,各派人才调零,道法失传。认识的道友中,他们也无非跟为师差不多,却是帮不上忙。”洞空道长感叹道,声音回荡在幽幽竹林之中,显得越发沧桑苍老。
虚微道长知道师父所言不假,如今大道中落,道法失传,真正修行的人数已是少得可怜,更别说堪比他师父的得道高人了。这也是上次武林大会,虚微道长等人知道李涛竟然也是同道中人之后,便立马把他弓为知己之故。
“说起认识的道友,弟子倒是想起了一人,这人是弟子上次去参加武林大会认识的。人虽年轻,却是一位有道之士。医术很是高明,弟子自叹远不如他,而且大会期间他还曾拿出一瓶药水,那药水乃是以天地元气入药制成的,说不定他在炼丹方面会有独到的见解。”虚微道长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李涛。
丹药也是药,而且还是直指人生命之源的特殊之药,故一名懂得炼丹之术的修士往往也是医术高明之士。
虚微道长是洞明的大弟子,一身道法、医术尽得他真传。他竟然说自己医术远不如李涛,又说李涛曾以天地元气入药,饶是洞空心境早已达古井不波之境,闻言还是忍不住动容道:“那人医术果真比你高很多,又曾以天地元气入药?”
“是的师父,那人名叫李涛,乃一隐于世俗的散修,弟子曾跟他探讨过医术,自认远不如他。至于那药水,当时天师道的马自悠还想花重金购买药方,后来知道原来是以天地元气入药,这才无奈作罢。”虚微道长回道。
“若真是如此,倒不妨邀他来青城一游。如今同道中人日渐稀少,不管他是否能助为师一臂之力,若有机会结交,并坐在一起探讨一番天道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洞空道长抚摸着白须缓缓道,眼中燃起一丝渴望。
虽说活了一百一十八岁应该知足,只是若能有机会能活得更长一些,又几个人愿意放弃呢?
“那弟子这便去给他打电话。”虚微道长见洞明有再度炼丹之意,不禁大喜道。
只是虚微道长大多时候乃是隐居山林避世修炼的修士,茅山陶吉斌这样带有点铜臭味,同世俗联系很多的修士又是不同,他的身上可没有带什么手机。
至于他师父洞空道长更是早已不问世间之事,这破道观之内又哪有什么电话,要打电话还得去前山的上清宫。
“去吧。”洞空道长挥挥手道。
虚微道长得令竖掌朝师父行了道家之礼,然后便一路出了竹林小径来到前面的院落。经过那位躺在藤椅上的老道士时,尘虚道长恭敬地叫了声师叔。
那位老道微微张眼看了虚微道长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又闭了起来,整个人仿若苍老了不少。
显然他人虽在院落里,但凭着对天地间气息的变化大致也能知道丹药又没练成。
虚微道长在师父面前嘴上虽夸李涛,但心里其实也是半点底都没有,所以见师叔洞云道长叹气,没敢提李涛的事情,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