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请陛下赴死!(5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齐孝宗,确实无愧于一个“孝”字,作为整个齐朝都排得上号的明君,他给韩甫岳将军平反,同时终其一生也都对齐高宗十分孝顺。
  对于这一点,齐高宗也是能清楚感觉到的。
  所以,齐高宗也不会太担心当初齐惠宗禅位给齐英宗之后发生的父子反目的戏码。
  此时的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如果是齐高宗死了之后正常继位,那还怎么施恩呢?
  就是得齐高宗活着的时候禅位,才能让太子念着自己的好。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齐高宗已经铁了心地要将皇位传给太祖一脉。
  这倒不是因为齐高宗是太祖粉丝,关键是因为他十分害怕他的那些兄弟姐妹。
  在齐高宗当皇帝的这些年,金人其实也尝试过要将靖平之变中掳走的他的那些兄弟姐妹给送回来一部分。而齐高宗则是全都拒绝了,直接导致他的许多皇兄、皇姐惨死于异国他乡。
  齐高宗本就是个胆小如鼠又贪恋权位的人,所以即便他的这些皇兄、皇弟回来之后不会对他的皇位产生威胁,他也不顾手足亲情,说什么都不同意。
  也因为这件事情,齐高宗在太宗一系中,备受诟病。
  他反正也没有亲生儿子,所以想来想去,干脆传位给太祖一脉,以免死后遭到同宗责难、被反攻倒算。
  所以,如此一番分析下来,禅位确实变成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至于逃亡海上……
  那就更是正中齐高宗的下怀。
  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之前完颜盛喊出“搜山检海”的口号,就是因为齐高宗动不动就要乘船跑到海上去,避开金人的兵锋。
  在齐高宗看来,陆地上不论是跑到了哪里都不一定安全,还是海里最安全。
  所以,先禅位再跑路海上的这一建议,简直是说到齐高宗的心坎里去了。
  就算还有些许的迟疑,这迟疑也在楚歌的忽悠之下,很快烟消云散。
  “好,李相所言极是!
  “事出紧急,请李相立刻安排禅位,准备海船!”
  齐高宗很高兴,紧紧地握着楚歌的手,似乎重燃对他的信任。
  而楚歌则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请官家放心,臣早已安排妥当了!”
  ……
  整个禅位的过程,虽然相较于历史上发生的禅位要简化了许多,但其中的感人场景却是大体相似的。
  孝宗皇帝被齐高宗诏至皇宫宣布禅位的决定时,再三拒绝,甚至企图退回东宫,是高宗一再劝说方才接受。
  受禅当天,孝宗皇帝立于御座旁,久久不肯入座。
  仪式结束后,孝宗皇帝又冒着滂沱大雨亲自扶辇,送太上皇回归德寿宫。
  齐高宗感动地说:“我托付得人,没有遗憾了!”
  当然,如果短短一天之后他没有登上海船跑路,那就更感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