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变局(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樊存也就没有再上疏。
  他本来也对此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想着上疏碰碰运气。不行,那就算了。
  在盛太祖的建议中,不能继续打,也并不等于他就没事做了。
  西夏灭国之后,一直与西夏作战的西军,短时间之内自然也就没有了战事。
  这些西军一部分被调往太原,用于保卫这个西路重镇。而大部分,还是随郓王一起驻扎在西夏各府,用于维持齐朝在此地的统治。
  在这段时间,樊存按照盛太祖的建议,尝试着将西夏的军力整合起来,再重用刘法、种平远等名将,加紧训练。
  因为樊存很清楚,过不了几年,就是靖平之变了。
  ……
  随着眼前的白雾再一次散开,靖平之变的情报也如同雪片一般地飞来。
  与之相伴的,还有调西军前往京师勤王的命令。
  军报中,整个靖平之变的经过清清楚楚地展现在面前。
  十一月,金人兵分两路,西路军猛攻太原,东路军则是轻而易举地渡过黄河之后猛攻京师。
  齐惠宗已经先一步溜走,传位给齐英宗。李伯溪组织京师防御,战斗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一次西军勤王,樊存仍旧是以自己要坐镇西北的名义,让种平远只带回去了一部分兵马。而之后果然也如同历史轨迹一样,在齐英宗的催促之下,西军袭营失败,损失万余人。
  而后,金人退兵,两路会师、围攻太原。
  在第二次金人入侵、真正制造靖平之变以前,整整几个月的时间,朝中开始了漫长的扯皮。在接连不断的互相弹劾之后,齐惠宗开始琢磨着回京,而齐英宗也开始将主要的经历放在与自己这位父皇的斗争上。
  在这个过程中,樊存扮演的郓王殿下都始终一动不动,在自己的兴庆府耐心等着。
  因为他知道,时机未到。
  此时他这个郓王能做的事情实在不多。且不说他走之后西夏会不会爆发叛乱,而就算一切如常,他也不能回去勤王。
  因为一旦回去,他就很难再掌握绝对的指挥权,所以即便有盛太祖的场外支持,即便他很能打,最终结果跟种平远这样的名将回去,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无非还是金人退兵,西军被逼着仓促袭营,而后损失惨重。
  必须要等一个真正能改变局势的机会。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
  金人的东路军退兵离开京师之后,跟西路军汇合,猛攻太原。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齐朝组织了救援太原的军队,但却因为种种让人无语的原因,这些行动全都失败了。
  于是,坚城太原在苦苦支撑以后陷落。
  而金人第二次入侵,没有了太原的阻隔,更加势如破竹。也因此制造了靖平之变。
  所以,此时已经有很大自主权的樊存最终决定,要带领一部分西军去救援太原,与原本带兵勤王、而后救援太原身死的种平远,合兵一处,守住这座坚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