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无憾了(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到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的,不会有太多的迷惑选项,不必担心一些关键情报是误导。
  玩家们在理想状态下对新法的模拟也是如此。
  从基层官员再到最上层的决策者,有着一个高度一致的共同目标,有着差不多的知识储备和才华,而且这种利益高度捆绑的状态,不会因为任何其他的因素受到影响。
  但这终究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的。
  现实并非策略游戏。
  在现实中,顶层设计者的每一个指令下达下去,都可能在任一层级、被任何人曲解成其他的形式,或者矫枉过正,或者阳奉阴违,让最初的设计面目全非;
  而顶层设计者从底层拿到各种反馈数据,也可能是充满了各种虚假的信息,或者是注水,或者是隐瞒,或者是纯粹的胡编乱造。
  而各级官员都是各怀鬼胎的,有人为了升迁,有人为了土地和利益,还有人则仅仅为了保住官位、不想作为
  而真正像王文川这样,可以完全不计较个人利益、一心为公的人,永远都是凤毛麟角。
  在这一点上,文君实的那句话,或许算是一句真正的大实话。
  “务要人推行尔。”
  再好的政策都要人来推行,而各层的官员就是这样的状态,你的新法又怎么能推行得下去呢?
  沉默许久之后,王文川感慨道:“新法未成,不冤。”
  孟原向他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可能性,表面上是一种宽慰,让他看到新法成功时的美好。
  但实际上,却也是一种提醒。
  这三种不同的可能性,实际上都是在解释王文川变法失败的原因。
  权相路线,本就不是王文川所能接受的路线,而且后患无穷;
  以国家手段调控经济并非绝对不可以,但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科技水平,这在近千年后才可能成熟,在当时的齐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或者,新法需要一整套毫无私心、如同一体的官僚系统,而这显然也是一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王文川彻底明白了,新法失败得不冤。
  不论让他再重来几次,新法多半还是要失败的,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这个结论虽然让人十分沮丧,但也让王文川感到一些宽慰。
  毕竟知道了自己要做的是一件必然失败的事情,并不全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中。
  紧接着,来到了牛渚矶之战。
  孟原介绍道:“荆公,接下来,晚辈要向您介绍两人。
  “这两人都是您之后百年左右出现的英雄人物,一个是赵彬甫,一个是虞稼轩。
  “此二人一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另一个则是心怀壮志、豪气冲霄,皆是齐朝的顶尖人才。”
  随着孟原的介绍,这个剧集也终于来到了最后的两集。
  第一集中,是赵彬甫打赢牛渚之战的真实画面。
  虽说这次打赢,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金主完颜海陵为人暴虐、金兵内部矛盾重重,比如齐军在水师方面占据了诸多优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