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尝试改良(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楚歌首先拿起这份关于新法的细则,开始认真阅读。
  果然,跟他在历史上学到的王文川新政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王文川新政的核心目的是,富国强兵,改变齐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而富国强兵,富国是强兵的前提条件。所以这次的变法,归根结底还是以改善财政为核心目的。
  只有国库充盈了,才能有充足的物资军械,才能再去谈练兵的事情。
  这一点,玩家们早就在“封侯非我意”那个副本领会过了。没有钱,哪怕是邓将军这样的一代名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钱从哪来呢?
  显然,历次的变法,钱来的地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豪商、士绅、地主等阶层。
  也就是所谓的“劫富济贫”。
  这其实不难理解,一个国家的财政出了问题,最上层没钱,那肯定不是底层的事。
  因为底层是最没有反抗能力的阶层,他们交的税只会多不会少。哪怕是太平盛世,底层人民也不过勉强吃一口饱饭,要说是因为刁民太多而收不上来税,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层通过种种方式,将本该上交国家的税款给截留了。
  所以,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这群人把钱给吐出来。
  当然了,劫富的结果,不一定是济贫。这笔钱收上来之后,到底能不能、会不会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那都是最次要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国库充盈、富国强兵,至少能解决齐朝的困局,不要被金所灭。
  新法的核心是青苗法,内容很简单,就是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出面代替那些放高利贷的富商、大户,放出在当时来看相对低息的贷款,帮农户渡过难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
  比如,允许不愿意服差役的民户交钱来免役,也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把土地按土质分成不同等级,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在京城设置机构调节市场,收购滞销货物等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等等。
  除此之外,王文川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强兵之法,比如在农村中确立保甲制度、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比如鼓励养马、监督兵器制造、裁撤年纪过大或战力低下的军队改为民籍等等。
  全都查看一遍之后,楚歌大致确定了,这里边没坑。
  确实都是王文川当年新政变法的内容,这个副本应该没有偷偷改变一些细则。
  而且,从纸面上来看,这些内容都是毫无问题、无懈可击的。
  新法的核心是青苗法,如果青苗法真的能够顺利实施的话,那么哪怕其他的各项法条都没生效,这次的变法也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表面上丈量核实土地这一条似乎也很重要,但其实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在做。朝廷中枢,哪个皇帝不想查明各地具体有多少土地、每块土地的产量多少?哪个皇帝不想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来收缴赋税?
  可查来查去,到了王朝末年,该收不上来赋税还是收不上来,该灭亡还是灭亡。
  所以,这条就算能推行得不错,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何况大概率连治标都不见得好使。
  而青苗法如果能顺利实施的话,意义就远不止于此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