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如月在天(4 / 5)
羽生白哉细想也觉得秦无衣言之有理:“那,那剩下的七层佛塔在何处的地底呢?”
秦无衣目光移向一侧,最终定格在慈恩塔下的那潭湖水,水面清澈毫无波澜,池边有石碑上刻两行字。
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羽生白哉站到石碑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聂牧谣不明其意:“你干嘛对着一块石头拜?”
“白哉拜的是观音大士。”
顾洛雪一愣:“这石头是观音?”
“观音菩萨五蕴皆空,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若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因此便真观净观,是相非相。”羽生白哉一脸虔诚道。
秦无衣上前,见石碑上留有李治帝号,想来石碑和上面的两行字都是李治御笔亲书。
秦无衣目光再次看向湖水,忽然露出惊喜之色:“十四观音浮屠
……原来所指便是此地!”
众人不明,异口同声问:“在哪儿?”
秦无衣抬手指向水面:“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众人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波澜不惊的水面倒影出慈恩塔,指天七层,指地七层,两座相互辉映的佛塔加在一起不多不少刚好十四层。
聂牧谣恍然大悟:“剩下七层佛塔在水下!”
秦无衣取出紫金鱼符交给顾洛雪,让她持符屏退寺中僧侣,僧人见到太后鱼符不敢怠慢,悉数退出慈恩塔所在的西院,等到顾洛雪回来,秦无衣先行潜入池水中,众人也相继跟着下水。
池水与京城中的水渠相通,因此终年不竭,水下有假山林立,潜游片刻便见到一条甬道,修建的极为巧妙,在甬道的尽头众人已能浮出水面,推开一道紧闭的厚厚石门,一座阴暗的石室呈现在众人眼中。
羽生白哉小心翼翼触摸,在石壁上发现有凹槽,里面注满粘稠的东西,沾染在指尖嗅闻发现是鱼油,聂牧谣拿出火折点燃,忽然明亮的火光犹如一条被唤醒的火龙开始蔓延,火光照亮了石室,大家发现竟与慈恩塔一模一样,抬头看见夯实的塔基,这才明白现在身处在慈恩塔之下。
唯一不同的是,塔内陈设刚好与外面耸立的慈恩堂相反,第一层也是琉璃藻井,只不过不在塔顶而是在众人足下,而塔内四周镶嵌着白色骨制的东西。
第二到第六层塔内陈设一模一样,在塔室的正中有一佛龛,其形极其华丽精美,佛龛四周以缠枝花环绕,四侧斜刹各錾双狮戏珠纹,底衬卷草,立面边栏则各饰两只人身阔尾形迦陵频伽鸟,一作双手合掌,一为双手捧莲。
佛龛四面分錾四天王像,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佛龛上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佛龛内供奉有银盒,通体光素无纹,内放数枚圣洁圆珠。
聂牧谣见多识广,见到银盒内的东西,再转身看向石壁上镶嵌之物,骤然面泛敬色。
“舍利!”聂牧谣连忙退后肃穆而立,“昔年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时,曾带回百余枚肉舍利和万余粒骨舍利,但始终没人有幸一睹这些舍利,原来全都供奉于地底的佛塔之中。”
羽生白哉和顾洛雪听闻连忙恭敬参拜,秦无衣对此无动于衷,独自来到第七层,火光照亮的塔室内,周遭石壁上供奉千余尊神佛,在塔室的中间是一尊赤足立于千瓣莲花上的白玉观音。
秦无衣目光定格在莲花座上的木盒,上系绛黄绫带,乃是李唐皇室专用封漆,秦无衣上前拿起木盒,揭开绛黄绫带后慢慢打开,映入眼帘的是长轴黄绢。
上古神物山河社稷图就拿在手中,秦无衣莫名有些激动,徐徐展开黄绢,羽生白哉和聂牧谣还有顾洛雪也走了过来,秦无衣仅看了一眼黄绢,脸色的兴奋之色瞬间黯淡,惊诧和惶恐充斥在他眉眼之中。
大家见秦无衣神色有异,纷纷围上来想看看神图到底有何奇异,刚到身边,秦无衣已将黄绢收起放入怀中,似乎并不希望其他人看见上面的内容。
“怎么了?”众人不解。 ↑返回顶部↑
秦无衣目光移向一侧,最终定格在慈恩塔下的那潭湖水,水面清澈毫无波澜,池边有石碑上刻两行字。
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羽生白哉站到石碑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聂牧谣不明其意:“你干嘛对着一块石头拜?”
“白哉拜的是观音大士。”
顾洛雪一愣:“这石头是观音?”
“观音菩萨五蕴皆空,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若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因此便真观净观,是相非相。”羽生白哉一脸虔诚道。
秦无衣上前,见石碑上留有李治帝号,想来石碑和上面的两行字都是李治御笔亲书。
秦无衣目光再次看向湖水,忽然露出惊喜之色:“十四观音浮屠
……原来所指便是此地!”
众人不明,异口同声问:“在哪儿?”
秦无衣抬手指向水面:“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众人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波澜不惊的水面倒影出慈恩塔,指天七层,指地七层,两座相互辉映的佛塔加在一起不多不少刚好十四层。
聂牧谣恍然大悟:“剩下七层佛塔在水下!”
秦无衣取出紫金鱼符交给顾洛雪,让她持符屏退寺中僧侣,僧人见到太后鱼符不敢怠慢,悉数退出慈恩塔所在的西院,等到顾洛雪回来,秦无衣先行潜入池水中,众人也相继跟着下水。
池水与京城中的水渠相通,因此终年不竭,水下有假山林立,潜游片刻便见到一条甬道,修建的极为巧妙,在甬道的尽头众人已能浮出水面,推开一道紧闭的厚厚石门,一座阴暗的石室呈现在众人眼中。
羽生白哉小心翼翼触摸,在石壁上发现有凹槽,里面注满粘稠的东西,沾染在指尖嗅闻发现是鱼油,聂牧谣拿出火折点燃,忽然明亮的火光犹如一条被唤醒的火龙开始蔓延,火光照亮了石室,大家发现竟与慈恩塔一模一样,抬头看见夯实的塔基,这才明白现在身处在慈恩塔之下。
唯一不同的是,塔内陈设刚好与外面耸立的慈恩堂相反,第一层也是琉璃藻井,只不过不在塔顶而是在众人足下,而塔内四周镶嵌着白色骨制的东西。
第二到第六层塔内陈设一模一样,在塔室的正中有一佛龛,其形极其华丽精美,佛龛四周以缠枝花环绕,四侧斜刹各錾双狮戏珠纹,底衬卷草,立面边栏则各饰两只人身阔尾形迦陵频伽鸟,一作双手合掌,一为双手捧莲。
佛龛四面分錾四天王像,形相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佛龛上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佛龛内供奉有银盒,通体光素无纹,内放数枚圣洁圆珠。
聂牧谣见多识广,见到银盒内的东西,再转身看向石壁上镶嵌之物,骤然面泛敬色。
“舍利!”聂牧谣连忙退后肃穆而立,“昔年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时,曾带回百余枚肉舍利和万余粒骨舍利,但始终没人有幸一睹这些舍利,原来全都供奉于地底的佛塔之中。”
羽生白哉和顾洛雪听闻连忙恭敬参拜,秦无衣对此无动于衷,独自来到第七层,火光照亮的塔室内,周遭石壁上供奉千余尊神佛,在塔室的中间是一尊赤足立于千瓣莲花上的白玉观音。
秦无衣目光定格在莲花座上的木盒,上系绛黄绫带,乃是李唐皇室专用封漆,秦无衣上前拿起木盒,揭开绛黄绫带后慢慢打开,映入眼帘的是长轴黄绢。
上古神物山河社稷图就拿在手中,秦无衣莫名有些激动,徐徐展开黄绢,羽生白哉和聂牧谣还有顾洛雪也走了过来,秦无衣仅看了一眼黄绢,脸色的兴奋之色瞬间黯淡,惊诧和惶恐充斥在他眉眼之中。
大家见秦无衣神色有异,纷纷围上来想看看神图到底有何奇异,刚到身边,秦无衣已将黄绢收起放入怀中,似乎并不希望其他人看见上面的内容。
“怎么了?”众人不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