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进化 第1138节(2 / 4)
此时方林岩的肚子里面也是传来了一连串的肠鸣声,很显然空荡荡的肚子在发起抗议。
只是方林岩在奔跑的十个小时内,不仅将之前购买的包子吃光了,还耗掉了自身大量的储备高热量食物喝掉了大量的水,眼下方林岩的食物储备已经下滑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这倒也不能怪他,而是实在没想到没有了神行符的辅助,自己进行长途奔跑居然这么能吃,简直能用饭桶来形容。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就算是开车(排量3.0t)的话,整整开上十来个小时,那油也要烧掉两百升,差不多都有一百五十公斤了吧,这样换算下来的话,自己这能量转换比还真不算啥。
方林岩忍了忍,往嘴里塞进了一根高热量的行军棒,这玩意儿是特种部队用的单兵战斗口粮,也是为了预防以后出现的极端突发状况的最佳食品: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热量高。
但此时这玩意儿已经只剩余下来了十根,方林岩必须要留足储备,所以他现在必须得去本世界找些吃的了,现在的他急需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来好好补充一些体力和身体内的脂肪储备,好在这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多,要买些吃的倒也并不困难。
然后方林岩就在街头挨家挨户的一路吃了过去,之所以不在一家店铺吃饱,那也是为了低调行事。
毕竟在这个年代当中,大胃王还并不流行,就方林岩现在的食量来说,要想在一家店里面尽兴吃饱那是必然要被强势围观的。
当方林岩换着吃到第六家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旁边的两个人在边吃边聊,看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赫然是两个兵丁,不过听他们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抱怨加吐槽:
一会儿说某某大官儿如何抠门,做了这么大的官儿,居然只丢了两个铜钱做赏钱。
一会儿又说某某官儿的癖好独特,居然喜欢舔窑姐的脚丫子,自以为做的机密,却早就被下人传扬得到处都是了。
这两个家伙说得口沫横飞的,偏偏也不避讳什么,周围吃早点的人却已经兴致勃勃的围了一大圈,就当是在听八卦了。
第1300章 选定身份
看热闹,听八卦乃是人的天性,现在已经不是文字狱的时代了。
出了北京城以后,王公贵族甚至皇宫里面的大小轶事都经常会登上报刊,然后就被说书人进行加工,流传在各地的茶馆里面,然后继续发酵扩散。
甚至先帝(同治)十九岁就死掉了,便有诸多谣言四起,说是这位皇帝最喜欢微服出游,干的是乾隆下江南的缩水版,其实也就是赏玩京师各大窑子而已。
无论是北地佳丽,还是南国胭脂,都是同治的心头好。
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皇上生活习惯不大好,喜欢轻装上阵,结果染上了梅毒一命呜呼。
当然,这肯定是谣传,甚至空间都开始好奇这种事情的真假,所以给出了相关里程碑。
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清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的摧残之后,无论威望还是对民间的控制力其实都低到了十分薄弱的程度。
而绝大部分关于清朝皇帝的逸闻野史,也都是这个时间段传出来的,包括不限于如下:
孝庄睡服洪承畴,多尔衮接盘亲嫂子,顺治出家五台山,康熙传位十四子,吕四娘化妃刺雍正(从此皇帝翻牌子妃子都必须裸身入房),乾隆皇帝的身世之秘等等。
顺带说一句,喜剧九品芝麻官里面的皇上,其实就是影射的同治。
这也是清朝搞文字狱之后带来的反弹,当年的压迫就和屠杀有多狠,日后的书生就能写多黄!
正因为世道皆是如此,所以那两个兵丁才会在瞬间获得二线小明星的待遇,被一干人强势围观,甚至还有人主动出手会了他们的帐,这样直接的经济刺激让这两个兵丁越发产生了动力,更是口沫横飞。
这时候方林岩也知道了他们的正式身份:驿站的驿丁。
在两百多年前,他们的同行成功的毁掉了大明最后的元气,让清朝趁虚而入。
因为现在没有飞机,却有了洋人的火轮船,所以此时南方的大部分官儿都是先坐船来天津港,然后再从天津到京城。
所以处于天津卫这样的交通要地,两人业务繁忙的时候要迎来送往好几拨当官儿的,也要侍候不知道多少老爷,所以见识确实非同凡响,从这两个家伙嘴巴里面说出来的东西才拥有说服力。
于是,等到两个吃完早饭的驿丁吃完了早饭离开的时候,方林岩已经在旁边等候了几分钟了,他笑着就递过去了一串铜钱,然后嘴里道: ↑返回顶部↑
只是方林岩在奔跑的十个小时内,不仅将之前购买的包子吃光了,还耗掉了自身大量的储备高热量食物喝掉了大量的水,眼下方林岩的食物储备已经下滑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这倒也不能怪他,而是实在没想到没有了神行符的辅助,自己进行长途奔跑居然这么能吃,简直能用饭桶来形容。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就算是开车(排量3.0t)的话,整整开上十来个小时,那油也要烧掉两百升,差不多都有一百五十公斤了吧,这样换算下来的话,自己这能量转换比还真不算啥。
方林岩忍了忍,往嘴里塞进了一根高热量的行军棒,这玩意儿是特种部队用的单兵战斗口粮,也是为了预防以后出现的极端突发状况的最佳食品: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热量高。
但此时这玩意儿已经只剩余下来了十根,方林岩必须要留足储备,所以他现在必须得去本世界找些吃的了,现在的他急需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来好好补充一些体力和身体内的脂肪储备,好在这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多,要买些吃的倒也并不困难。
然后方林岩就在街头挨家挨户的一路吃了过去,之所以不在一家店铺吃饱,那也是为了低调行事。
毕竟在这个年代当中,大胃王还并不流行,就方林岩现在的食量来说,要想在一家店里面尽兴吃饱那是必然要被强势围观的。
当方林岩换着吃到第六家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旁边的两个人在边吃边聊,看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赫然是两个兵丁,不过听他们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抱怨加吐槽:
一会儿说某某大官儿如何抠门,做了这么大的官儿,居然只丢了两个铜钱做赏钱。
一会儿又说某某官儿的癖好独特,居然喜欢舔窑姐的脚丫子,自以为做的机密,却早就被下人传扬得到处都是了。
这两个家伙说得口沫横飞的,偏偏也不避讳什么,周围吃早点的人却已经兴致勃勃的围了一大圈,就当是在听八卦了。
第1300章 选定身份
看热闹,听八卦乃是人的天性,现在已经不是文字狱的时代了。
出了北京城以后,王公贵族甚至皇宫里面的大小轶事都经常会登上报刊,然后就被说书人进行加工,流传在各地的茶馆里面,然后继续发酵扩散。
甚至先帝(同治)十九岁就死掉了,便有诸多谣言四起,说是这位皇帝最喜欢微服出游,干的是乾隆下江南的缩水版,其实也就是赏玩京师各大窑子而已。
无论是北地佳丽,还是南国胭脂,都是同治的心头好。
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皇上生活习惯不大好,喜欢轻装上阵,结果染上了梅毒一命呜呼。
当然,这肯定是谣传,甚至空间都开始好奇这种事情的真假,所以给出了相关里程碑。
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清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的摧残之后,无论威望还是对民间的控制力其实都低到了十分薄弱的程度。
而绝大部分关于清朝皇帝的逸闻野史,也都是这个时间段传出来的,包括不限于如下:
孝庄睡服洪承畴,多尔衮接盘亲嫂子,顺治出家五台山,康熙传位十四子,吕四娘化妃刺雍正(从此皇帝翻牌子妃子都必须裸身入房),乾隆皇帝的身世之秘等等。
顺带说一句,喜剧九品芝麻官里面的皇上,其实就是影射的同治。
这也是清朝搞文字狱之后带来的反弹,当年的压迫就和屠杀有多狠,日后的书生就能写多黄!
正因为世道皆是如此,所以那两个兵丁才会在瞬间获得二线小明星的待遇,被一干人强势围观,甚至还有人主动出手会了他们的帐,这样直接的经济刺激让这两个兵丁越发产生了动力,更是口沫横飞。
这时候方林岩也知道了他们的正式身份:驿站的驿丁。
在两百多年前,他们的同行成功的毁掉了大明最后的元气,让清朝趁虚而入。
因为现在没有飞机,却有了洋人的火轮船,所以此时南方的大部分官儿都是先坐船来天津港,然后再从天津到京城。
所以处于天津卫这样的交通要地,两人业务繁忙的时候要迎来送往好几拨当官儿的,也要侍候不知道多少老爷,所以见识确实非同凡响,从这两个家伙嘴巴里面说出来的东西才拥有说服力。
于是,等到两个吃完早饭的驿丁吃完了早饭离开的时候,方林岩已经在旁边等候了几分钟了,他笑着就递过去了一串铜钱,然后嘴里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