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第71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全场再次沸腾!
  ……
  第583章 1三个奖2小天物色新人3爆冷
  香烟确实是很多电影里塑造人物的必要道具,哪怕是耍帅也很有性价比。
  张颂纹长得也就中人之姿,但最后反手抽烟这一下,老好人的伪装立即卸去,眼神里都是嗜血迷离的情绪。
  这一刻,是电影的终结,也是他的高光。
  随后现场响起了持续不衰的掌声,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才渐渐熄火。
  还要感谢现场足有三分之一的华人观众,因为有中文原声加上字幕,故事看的非常明白,只觉得牛逼到了极致。
  在他们的带动下,掌声才能做到络绎不绝,最卖力的当属刘艺妃了,她在地平线单元看了这么多天的文艺片,没有一个能跟《他是谁》相比的。
  就说蔡明亮的《那日下午》吧,同样是实验性质的电影,那个就看得很难受,电影结束观众起码走了一半。
  国外观众哪怕对《他是谁》理解上有困难,但光影的魅力,镜头的设计是共通的,都能get到,也认可这是一部好电影,就是最后的字幕有点扫兴,这种有魅力的杀人狂魔就该笑到最后啊,干嘛告诉我们他被抓了呢。
  除了最后的真实案情通报,整部电影完全就是一部典型的影展型影片。
  何谓影展型电影,就是没指望票房赚钱的电影,不取悦观众的电影,是作者电影。
  现场有部分影评人是看过之前那部《寄生虫》的。
  《寄生虫》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电影,虽然画面和构图非常妙,但难免显得商业而匠气。
  《他是谁》则肆意随性,将光影艺术玩弄于股掌之中,哪怕理解上有困难,但更对这些小众影评人的胃口。
  许情没看过《寄生虫》,但看过《他是谁》后,王权在她心中的评奖已经上升到“艺术家”这个层面了。
  年仅三十岁的艺术家,太了不起了,如果自己再年轻二十岁肯定扑上去了!
  当天,国内外就已经能看到《他是谁》首映新闻,以及关于《他是谁》的部分影评了。
  “我完全没想到《他是谁》竟然是这样一种电影,不愧是权导,我给五星!”
  “垃圾,观影体验很差,一星。”
  “神作,比《寄生虫》还厉害,满分五星,我想给六星!”
  “这片子很难评,我给三星。”
  “说个前提,我很不喜欢王权那些商业片,看我历史打分就知道,盗梦空间最高了,也才四星,但《他是谁》真的可以打五星,以后我肯定要买碟反复看!”
  “感觉权导是故意为了冲奖的,祝你成功吧,但我不太喜欢,还是喜欢我熟悉的那个权导,三星鼓励一下。”
  “有些人看的是故事,但这部电影我看的是光影的运用,当银幕上的光反射到几个主演脸上的时候,银幕故事和演员完成了对话,太特娘艺术了,推荐给所有学电影的人,五星,五星!”
  一天之内,豆瓣上新增了一百多个长评短评。
  长评基本都是四五星,短评也是四五星居多,但也有少数人打一星。
  有些媒体故意拿那些一星用户说事,营造了一种《他是谁》口碑两极分化的景象。
  毕竟现在《他是谁》流量高,哪怕王道和猫眼没花钱,各种营销号也不要钱地凑了过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