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第6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次邓抄没来,因为他老婆孙丽预产期就是这两天,随时都有可能生,他是一分钟都不敢离开孙丽身边。
  虽然他没来,不过年度男演员还是给了他。
  大家虽然为辛柏清遗憾,但邓抄的这次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堪称一次燃烧自己的表演。
  接下来是年度影片,《李献计历险记》《归来》《厨子戏子痞子》《京城遇上西雅图》以及《天注定》。
  得奖的是《李献计》。
  不过导协奖,最大的奖是年度导演,这个奖最后给了张易谋。
  这意味着年轻的王权还有提升空间。
  颁奖结束后就是茶话会了,王权让倪昵和刘艺妃这两个老朋友自己聊,他坐在韩三坪和黄建辛之间。
  “韩总退休后有什么打算吗?”
  韩三坪六十一岁了,身体还很硬朗,绝对不甘心以后就在家里养花钓鱼。
  “还能干啥,也就是给一些公司做做挂名的顾问。”这话里透着一些无可奈何。
  黄建辛道:“我正跟他聊这件事呢。”
  这意思是要把韩三坪拉到王道来做顾问,以后出品电影的时候可能会挂上他的名字,对合作方算是一种威慑。
  但这种威慑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弱,最终甚至会变成笑话。
  而王权又另一种建议:“有没有想过创业呢。”
  “啊,我这么大岁数让我创业?”韩三坪有点发憷,关键创业有可能会赔钱啊。
  他创业的话肯定就是拉导演,拉资金,找项目,拍电影,小成本还好说,大成本电影风险还是很高的,他主政中影的时候,有不少大项目都是亏钱的,这也就是中影家大业大,可是对于私企的话,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王权认真分析道:“我是这么想的,如今在国内能有票房的外语片几乎就只有好莱坞,而且现在好莱坞都不太行了,也就30%的份额,我觉得内地市场很有必要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的作品,比如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泡菜国的《七号房的礼物》等,这些小国的商业片有时候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黄建辛惊奇道:“老板,你这是要引狼入室啊!”
  “不,是增加市场活力,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王权认真道。
  “虽然以前这些电影也都被引进了,但僵化的批片制度浪费了电影的热度,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外国有热门电影,国内马上就能知道,引进不及时就直接在网上看了,但是原本这些电影只需要一点点版权费,就能在我们的市场创造极大的票房和利润,多可惜啊。”
  韩三坪陷入沉思,这样确实比自己投资电影风险小得多,小国批片的价格他太了解了,白菜价。
  王权诱惑道:“韩总您有人脉,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推动优秀批片上映,而我爸有资金……”
  “等等,怎么是你爸啊?”
  王权笑道:“这点小钱我看不上,所以如果韩总需要资金,可以找老王,你们老哥儿俩搭伙,这笔钱赚的还不是轻松。”
  他举了个例子,“就说《三傻大闹宝莱坞》吧,豆瓣评分超九分,这口碑算是神片级别吧,比国外上映晚了两年,在零宣传,盗版满天飞的情况下还有1000多万票,那如果同步上映,一个亿会很难吗。”
  黄建辛担心道:“如果全世界优秀的电影都引进来,会不会伤到华语片的元气啊。”
  王权哈哈一笑,“能够稳定输出合格商业片的国家并不多,内地已经是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市场了,而且远超第三,还拿印度电影举例吧,每年引进一部,观众会说印度电影太神了,每年三四部,观众会说印度电影都还不错,如果每年引入十部印度片,观众只会说,印度电影怎么跟华语片一样啊,垃圾这么多。”
  黄建辛听了也是不住的乐,确实是这个道理,同样用在韩片、日片上也使用,除了好莱坞和内地,能够每年稳定出品10部以上优秀且符合内地观众口味的商业片,难啊。
  王权从来不惧怕竞争,因为华语片有本土情结优势,随着国力强盛,百姓越来越自信,这种本土优势只会越来越强,就像米国人不爱看外语片一样,国人肯定也会越来越不爱看外语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