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位掌柜最先受惊:“少爷,这可是整整八万两银子啊!”
  “假药若放任酝酿,傅家几世经营的根基也就毁了。药必须销毁,且要当着所有人的面销毁,补偿,折罪,一步不能少,越迅速越好,才能让这件事尽快过去。”他语气娓娓,但沉如静水的表面下又藏着一根当机立断的芯子,“阿蘅,你让他们别再把药往铺里送,全抬到对街大门去。”
  赵蘅自然与他同心,且她也马上意识到这是最好的办法,待要照做,又被几位掌柜拦住,“大少爷,我们不是不信你,这是这事太大了,真要这么干,总也得让东家知道,才好拿主意呀!”
  “是啊,八万两银子,实在不是小数目!”
  一提到傅敬斋,二人便无法擅断了,毕竟确实还有一位父亲居于头顶。玉止刚要说话,有人惊唤一声“东家!”
  众人往后让开,就见傅敬斋支着拐杖,一头鹤发出现在人群外,短短时日,这位一家之长肉眼可见地衰老,但每一步里仍保持着半生风雨后的稳健气迈。
  他将手放在一旁药箱上,眼睛从满屋废墟上扫过,玉止的话显然他是已听着了,众人也不敢开口问他意见。
  外面街道上,几个有意闹事的越来越凶,掌柜们眼看抵挡不住,人群马上要冲到店里来。
  有人拨开几位掌柜,站了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他家大少夫人。
  一见傅家人,众人怒意更甚,有人弯腰抓把土高喊着“杀人偿命”就要砸。
  赵蘅眼神追过去,盯着他,等着他砸。
  那人手高举在头顶,身体向后倾斜,在她目光下却没了掷出去的勇气。
  赵蘅看得准,这头两排的人格外跳脚,根本不是什么真受害者,只是城内出了名的市井流氓,看准了傅家出事的时机,想要浑水摸鱼捞点好处。
  她当着整条街的面,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道:“诸位,陈木匠不是因傅家的药而死的!”
  此话一出,刚才喧哗的场面便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陈木匠的事情已经传了这些天,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没人料到傅家大娘子忽然不认这笔账。
  但赵蘅敢这样说,自然有凭有据,否则她连日奔波不是白费力气?她说完话,一给眼色,人群外已经有仆从抬上来木棺。远远的就闻到一股腐臭,众人捏紧鼻子纷纷后退。
  棺木撬开,露出里面一具青青红红的尸体。众人惊骇,尖叫的尖叫,遮掩的遮掩,逃走的逃走,胆大的看上一眼,也转身呕吐起来。
  赵蘅站在棺前,举起一纸文书,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这是陈木匠所在县衙仵作亲笔所书的验状,白纸黑字清清楚楚,陈木匠不是死于中风延误。他平生好酒,死于邻村醉饱后驾车回家的路上,尸体口鼻有血,两眼脱出,胸前有道血瘀黑斑,两肋尽碎,显然是从牛车上跌落后受碾压而死。也就是说,他的死本就和傅家无关。”
  又道,“若还有人不信,大可上前亲眼验看。此事,实是陈木匠一家有意讹诈。”
  多数人自然不敢上前,不过还是有轻浮好事之徒,为在人前卖弄胆色,摇头摆尾地上来看了。看一眼,又嘻嘻笑笑,举止儿戏。不过,到底这尸体的情状和赵蘅说得分毫不差,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反倒也算默认了赵蘅的话。
  其余人见状,得知这引得他们怒意滔天的人命官司竟是假的,一时也都茫然无从,不知作何反应。
  人群里适时传出一个声音:“可你们制贩假药,总不是受人冤枉吧!”
  这话倒提醒了旁人,群情又汹汹起来。“对,对!假药的事又怎么说!”
  “你们得给个解释!”
  赵蘅正要开口,一只手已拉住她。是玉止。
  玉止给她一个眼神,示意她不必再继续说了,赵蘅这才注意到,公公不知何时已走下台阶来到众人面前。
  傅敬斋这个人,是整个养心药堂能搬出来的一块最重的招牌。他那支拐杖支在身前,双脚扎在地上,尽管身体些微佝偻,却越发显得像一尊千锤万打磨练出的石像,端凝沉重,难以摇撼。
  头上顶着傅家世代打磨出的那块硕大的“养心药堂”牌匾,傅敬斋缓缓张口:“我傅家,自曾父时定居宣州,累世行医,从街角一间小药铺,做到如今的养心药堂,从来谨奉悬壶割股之心,不敢有半分差错。只可惜,家门不幸,出了个败坏门楣的不肖子弟……”
  说到这里,喘上一口气,“他卖的不是假药,他卖的是我们傅家数代呕心沥血一点一寸积累下来的名声!——相信诸位也已看到,三天前我将他鞭笞一顿,赶出家门。可养不教,父之过,无论如何,我脱不了干系。我一错,错在作为父亲,失于教养;二错,作为一家之主,管治不严;三错,作为养心药堂的东主,疏忽至罪!”整条街静默,听着傅老爷字字沉痛的罪己责躬。消沉过后,他又转为铿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