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寥 第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寒门士子里,家徒四壁且无名声的秀才,也是最下层的,很容易被圈子里的人排挤欺负。
  那句“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肯定是跟周清目前处境差不多的古人说的。
  周清当然没那么激进。
  他没有刻意掩饰,带着些微本能的紧张,向提学官行礼。
  一州的提学官,放在后世,也是一个地级市的教育局长了,何况掌握一州秀才生员的学籍,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周清即使两世为人,考虑到接下来的前途,依旧不免有些人之常情的紧张。
  在周清行礼的时候,提学官陆涯先看了周清的考卷,能考中进士,做到提学官的人,自然记忆力出众,而且长久的宦海生涯,使他看东西的速度也很快。
  大略看了周清的文章。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第2章 离魂
  他见周清破题迅速,还以为言之无物。没想到人家第一句便明破题目中的“行藏”,暗合题尾的“惟尔”。在陆提学眼里,这破题虽不算惊艳,却找不出错漏。
  尤其考虑到江州的科举水平着实不高,能在童生里见到这样一篇八股文章,分外难得。
  陆涯捧着卷子看了又看,心中生出惜才之意,又问周清一些经义的内容,发现周清对经义虽然不熟练,却颇有见地,只是少年人天真,不免有些话太过想当然,但这放在一个童生身上,并非缺点。
  即使再苛刻的老学究,对于这样的少年,也顶多说一句年轻气盛罢了。
  而且这也说明,周清没有名师教导,因此对经义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才会偶尔冒出几句奇谈怪论。
  如此更说明对方是个可造之材。
  何况十几岁的少年,曲解经义太正常了。
  莫说十几岁,便是七老八十曲解经义的也大有人在。
  经义的解释对不对,看的还是身份、地位、名声。
  但是短时间的接触,还不足以让陆涯当场收徒,而且他收徒,也不能用收徒的名义。
  陆涯问完了话,先让周清离开。
  接着又问了后面交卷的几个考生,先前和周清聊天,虽然惊叹,但还不至于让陆涯有无比强烈收对方为徒的冲动。
  可是经过和后面几个考生的谈话,周清的形象在他心中愈发深刻起来。
  “出类拔萃!”
  陆涯心中再次给周清以极高的评价。
  等到王海交卷时,看了看对方那狗爬一样的字。
  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陆涯不由拿王海和周清的对比,怎么看都觉得周清才该是他陆某人的晚辈才对。
  他想着废物也有废物的价值,王海平日里交了不少狐朋狗友,极为擅长交际。他让吏员找来周清家的地址,对王海道:“你去和周清认识认识,看看他私下人品才学如何。”
  王海自是不敢辜负姑父的嘱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