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 第32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海洋可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成为工业大学的老师,在那个年代,家底子还是有的,而且这个时期的文化人,对于传统文化知道的更多,不会像后世一些文化人,字都认错了,还是某些名校毕业的……
  “我一定遵从领导的教诲。”刘海没想这次奖励来的这么快。
  其实是上级领导听到刘海研究的材料带来的效果,才激动的要写,本来领导想写有功之臣,但是后来觉得不妥,干脆就直接写了一个功。
  至于瓷器,是因为天价设计费的事情,国内没有先例给这一笔钱,现在给刘海,哪怕刘海捐了,也会成为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而且既然这次给了,前面那些呢?
  而且这么一大笔钱,势必会引起注意的,而且给什么?给现金?给存折?
  前面还有好些次设计费,不给不妥,给了也不妥,所以干脆给一些精品瓷器,因为这个时候瓷器并未有大量的交易,也就是私底下买卖,根本卖不上价格,毕竟现在大部分人手里没钱不是。
  就像有些作家拿了几万块的稿费,就被风吹的不行了……,而且作家也舍不得拿出几万来买瓷器不是。
  朱海洋拿着卷轴,看着下面的字,再看看刘海与孙爱国正在看箱子里面的瓷器,有些手足无措,虽然以前知道上级领导给刘海写过,但是没想到还在写啊……
  上级领导的秘书已经走了,普通的面包车也已经走了。
  刘海不懂瓷器,但是上级领导给的,不会假的吧,反正顶级瓷器看做工,看画工,看神韵,也许是真的看多了,刘海去文物商店什么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什么是假的。
  其实只要经常看真的,那么假的就是一眼假。
  刘海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与汽车销售有很大关系,港岛经销商面对这么好的前景,现在担心的是产量。
  所以港岛经销商已经为内地操心源头的铁矿石,生产的设备,运输的船只等等的。
  一百万辆汽车能让这些经销商满足?肯定不可能的。
  现在看起来这些经销商有赚的,但是经销商明白,现在的2600英镑绝对不是底价,老美,小德,意呆,高卢鸡,这有几个会服软的,还有小本子。
  而且还有什么地方能提供这么大体量的产品?
  所以经销商们决定给内地制定完整的国际全链条供货体系,而首先就建议霍先生的四海公司能够与经销商们一起购买西澳的铁矿,从源头开始抓起来,毕竟钢铁这一块是汽车的主要零部件。
  当然了,之所以要让内地入股,其实也是保证经销商自己的利益,想法就是要给内地多套几层链条,免得被别人忽悠走了。
  因为世界上财团不止一个不是?还有好几个有名的财团……
  下一步还有橡胶等等的材料,陆续都会拉四海公司入股,也是变相的让出一些利益,不然这些经销商完全可以自己把控源头。
  领导们听到霍先生的报告,没想到这些资本家会主动让出利益,领导们知道钢铁产量意味着什么,四海公司套个皮,这个公司内部98%的股份其实是内地的。
  霍先生就相当于一个ceo,不过这个ceo权利大了一些而已。
  经销商们也知道,在这个三角贸易里面,要严格说起来,自己离不开内地,换了别的国家,经销商就敢直接占地盘,内地这个就没办法了。
  带头大哥当年就被内地抡起搬砖拍的抑郁了好久,差点以为自己不会打仗了……
  经销商们要的是第二个一百万,第三个一百万辆车,但是前提是先要把产能拿出来才行啊,不然看着一堆订单拿不到钱,谁心里不着急?
  单纯欧洲一天就消化了五分之一的库存,那么一辆车的生产运输周期是多久?
  圣诞节全球消耗库存的四分之一,这怎么能行呢?
  刘海就把瓷器放在维修科围墙外面自己的房子里面,这边不会有一点问题,除非摩托车厂垮杆了。
  “这么多都是啊?”朱海洋看着这边还有不少的装瓷器的箱子,刘海可没有骚包的直接摆出来,磕碰了都是损失。
  “立下的功劳太多,上级非要我选奖励,没啥选的,凑合着选古董,这玩意耐放。”刘海点点头解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