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皇叔打个盹(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朔拂袖离开。
  “睿王。”她喊了一声,“哀家想知道,梁以儒如何能自由出入宫闱,直抵御书房?”
  “这话,你该去问皇上。”赵朔眸色冰凉,没有留步。
  薄瑶太后上前,“哀家还是那句话,当初的承诺,可还作数?”
  他顿住脚步,微微侧过半个身子,“本王也还是那句话,这个江山,姓赵。”
  赵朔越走越远,终于走出了薄瑶太后的视线。
  “太后娘娘?”吴恩上前,“睿王爷已经走了,咱也回去吧!”
  薄瑶太后神色黯然,“犹记得当初,他才那么大,会恭恭敬敬的尊哀家一声皇嫂。彼时,先帝也还在世——如今,再也回不去了。”
  吴恩轻叹,“娘娘心里苦,无人能理解。”
  “哀家不求理解,只想等到那一天,便够了。”她轻叹一声,抬步离去。
  朝堂之上,纷争不断。
  梁以儒站在赵禄的身边,亲耳听着,亲眼看着,这就是朝堂,就是天下大事的汇集地。令人失望的是,东方越一句话,比皇帝一句话受用得多。
  有关于百姓围住京兆府,状告摄政王府之事,朝上议论纷纷。可议论终究也只是议论,无凭无据,从何查起?何况事关摄政王府,谁敢让皇帝下旨彻查?
  御使大夫上前,“启奏皇上,这件事已经闹的满城皆知,若是任由事态发展,到时候恐怕危及大燕的江山稳固。臣请奏,是否三司会审,以正视听?”
  东方越冷笑,“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证据呢?就因为那些刁民状告,所以御史大人就觉得,本王行不正坐不端?摄政王府,岂能随意让人查处!”
  “这——”赵禄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扭头望着梁以儒。纵然梁以儒进了金銮殿,却也是没有资格开口的。
  思及此处,梁以儒悄然看一眼朝堂,用右手手指,在左手的手心里慢慢的写字。赵禄也只敢用眼角的余光去看,一字一句的记在心中。
  梁以儒的位置刚好被书案当着,所以他让自己的手垂着,便无人能看见他在掌心写字的动作。
  赵禄道,“此事事关重大,岂能人云亦云。既然摄政王不同意三司会审,然百姓有冤难诉,朕愿效仿古代贤君,来一场金殿断案。是非曲直,让诸位爱卿自己看个明白。如何?”
  谁都没想到,赵禄会突然有此一说。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连东方越也没想到,赵禄会突然想出这个主意。
  “这倒是挺好。”赵朔缓步进门,分明是最爱凑热闹的,偏偏又是一副装傻充愣的表情,“摄政王深的朝廷信重,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想必也不会害怕金殿断案。皇上隆恩,三司难定之事,由皇上亲自主持,实乃摄政王的福分。”
  赵朔躬身行礼,“皇上圣明。”
  这显然是最好的结果。
  百官齐刷刷跪地,高声齐呼,“吾皇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朔不解的望着面色铁青的东方越,“怎么,摄政王高兴地一下子回过神来了?王爷总是盯着皇上看,莫不是还有什么感恩之言,说不出口?来来来,若是说不出口,本王替你说。多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
  “赵朔!”东方越咬牙切齿。
  “怎么了?”赵朔不明所以,“王爷不必谢我,都是一殿之臣,皆是皇上的臣子,理当守望相助。客气!客气!”
  “你!”东方越扫一眼满殿跪在地上的百官,事到如今,他还能怎样?这可是金銮殿,不比御书房,百官在场,赵朔也在,东方越若是太过放肆,终归是落人把柄。
  深吸一口气,东方越俯首谢恩,“谢皇上隆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