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梁以儒,你可知罪?(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王爷夸赞,下官愧不敢当。只不过是随心而为,不想随波逐流罢了!”梁以儒说的委婉。
  然赵朔是谁,自然能听出言外之意。
  梁以儒能屈才文华殿行走,不怨不怒,自然是不想搅合进朝廷的污水中。摄政王府与睿王府分庭抗争,势均力敌,任谁都无法准确下注。
  朝中大臣,也难免有不少观望之人,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既然入朝为官,便是要有为官的觉悟。”赵朔手中的杯盏轻轻落下,“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为大燕的百姓谋福祉。梁大人,你觉得呢?”
  梁以儒恭谨道,“下官目光短浅,未能与王爷这般看的深远。王爷高瞻远瞩,乃朝廷中流砥柱,下官岂可与王爷高谈天下之事,实在是汗颜。”
  他来,本就是为了夏雨之事,别的——他无能为力,也不想去管。一旦搅合进去,再想出来,只怕是难如登天。梁以儒是聪明之人,自然只做聪明之事。
  “既然目光短浅,那就说说眼前之事。”赵朔心知肚明。
  梁以儒深吸一口气,“下官今日前来,其实是为了——王爷您的内侍夏雨。他与下官乃是竹马之谊,如今身陷囹圄,还望王爷施以援手。救她,其实就等于在救睿王府。”
  “此话何解?”赵朔挑眉,勾唇笑得邪冷。
  梁以儒垂头,“摄政王府这些年对睿王府步步紧逼,无疑不是在赶尽杀绝。只因王爷如今羽翼渐丰,能与摄政王在朝廷上分庭抗争。长此以往,摄政王府势必会渐失昔日荣耀,再无法一手遮天。夏雨乃是睿王府内侍,若是教天下人知道夏雨便是劫杀少女的凶手,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睿王府,如何看待王爷您?”
  “试问,如此之人,怎教天下归心?睿王府能有今时今日,无一不是天下归心之功。王爷游历天下,莫不是以齐聚天下之心为目的。这样一来,王爷多年来积攒的好名声,怕是要毁于一旦。”
  “人言可畏,纵然夏雨是清白的,可三人成虎,不得不防小人作祟。救了夏雨,洗清冤屈,一则能还死去的少女一个公道,二则也能让睿王府更得民心,三则在朝堂之上,摄政王自然也无法大做文章。”
  “这事对王爷而言,可谓百利无一害。”
  赵朔轻笑,“你倒是思虑周全。”他算是看出来了,梁以儒对夏雨用情很深。千万句绕圈子,就是不肯绕到梁以儒与夏雨的自身情义上。
  字字句句从赵朔的处境出发,全然避开了与夏雨之间的私往。
  既有避嫌之意,又极尽睿智之心。
  好一个梁以儒!
  梁以儒行礼,“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本王,有一个条件。”赵朔别有深意的轻笑,一双桃花眼,满打满算,都只赢不输。
  梁以儒蹙眉,只是迎上赵朔看了一眼,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
  李焕亲自送梁以儒出门,继而转回养心阁,赵朔还坐在那里,不过又开始悠然垂钓。
  “爷似乎很看重梁大人。”李焕不解,“可摄政王似乎根本没有看中,否则他现在就不只是个文华殿行走。”
  “他若想争,如今的刑部侍郎位置,早该是他的。”赵朔深吸一口气,似乎极为满意,“可惜,他的心思不在朝廷之上,这满腹才华用错了地方。”
  李焕一怔,“爷的意思是——”
  赵朔蹙眉,自己算是看出梁以儒的用心良苦了,那夏雨知不知道梁以儒的心思?约莫是不知道,否则也不会从代州府跑到京城,还没见夏雨跟梁以儒有什么动静。
  “经此一事,想必他会明白,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保护。”赵朔敛了面上的喜悦,仿佛带着几分纠结,脸色渐渐的黯淡下来。
  留下梁以儒,于公是好事,于私——却不尽然。
  凡事有利自有弊,总逃不开两面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