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3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个跳跃全都完成,于谨放了心,配合着观众们的第三次鼓掌,跳得都快比围栏高了。
  “好!”他用力地鼓掌,落地上又忍不住再鼓了两下,“好!”
  天知道他在赛前压根就没想过丛澜能clean!
  丛澜也没想过。
  意识到自己的跳跃完成了,丛澜心中瞬间松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的技术动作也很重要,她并未泄力,而是继续认真地伴随着音乐完成了两个旋转。
  只是心情上好了许多,在滑行中也体现了出来。
  noah:“最后一个动作,躬身转,是侧躬身接贝尔曼。看,她的贝尔曼多么漂亮,拉成了水滴的模样。”
  同伴:“她旋转向上仰望,很唯美。”
  noah:“是一只可爱的夜莺,一场来自东方的短节目表演。看她的比赛,我总觉得是在看表演滑,你懂吗?那种行云流水,那种自信满满,没有紧张到要死的‘哎呀我得跳跃了’的突兀提示,她把跳跃放在了节目里,而不是把节目放在了跳跃里。”
  高难度动作总是伴随着失败的可能性,很多选手无法,为了确保跳跃的成功率,只能舍弃其他的东西,比如滑行速度、进入滑出步法。
  至于noah所说的,是每个运动员在跳跃之前表现出来的紧绷、不确定、不安全感,这些会借由他们僵硬的肢体动作告诉现场和屏幕前的大家,“我要跳了”、“我好紧张”,节目的气氛被数次割裂,观众也就不能投入进去。
  丛澜丰富节目细节,增加编排步伐,增加舞蹈动作,就是为了能有更好的表现,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曲目要表达的情感。
  花雨落下,上千人在呼喊丛澜的名字。
  “lan!”
  “丛澜!”
  “lan cong!”
  丛澜向四周致谢,而后转身离开去往出入口,在她离开冰场弯腰扣冰刀套的时候,有四五个冰童顺着入口往里面滑,去为选手捡拾落在冰面上的礼物。
  于谨给她披上外套:“滑得很好。”
  丛澜把手臂从袖子里伸出去,往常习惯直接拉起拉链,今天觉得有点热,场边太暖和了,她就没有拉上去。
  这里的kc区很大,主色调是深蓝色,与围栏一样。
  放置了围着桌子的沙发,最上面还有几个造型颇似雪山的雪白单人椅,背景墙上也是雪山。
  丛澜坐在这儿,大屏幕上在回放她的技术动作,场边的解说也是忙个不停。
  “跳跃不是很好,”她皱眉,“质量一般。”
  就只是不摔而已。
  于谨:“已经很好了,不要对自己的要求这么高。”
  丛澜一想也是:“没摔就是万幸。”
  她还以为自己会摔惨了呢,没想到居然clean了。
  冰童抱着一堆奇奇怪怪的玩偶过来,排成了队,接二连三地将东西塞到了丛澜怀里。
  丛澜无法,差点被埋起来:“我抱不住啦,谢谢谢谢!”
  孩子们笑着,快快乐乐地离开了kc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