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碎:逃跑庶女怀得可是龙胎 第31节(3 / 4)
她冷声道:“那时殿下并没有认出我,我那样说,只是为了气殿下。我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荣华富贵!”
“那你要我怎么办?!我不做这个太子,同你私奔如何?!”晏望宸被她的冷言冷语伤到,气急败坏,低吼着问。
宋温惜只觉得好笑,眼底蕴起湿意:“殿下莫要说些气话,为了太子之位,殿下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怎么可能轻言放弃?”
顿了顿,她又道:“何况,我从未要求过殿下做任何事,是殿下一直不肯放过我。”
晏望宸眸色沉痛:“你的意思是,我自作多情了?”
不等宋温惜回答,他便冷笑一声,道:“好,你说得对,我就是不肯放过你。你不愿意嫁我,我就将你禁锢在身边。”
宋温惜心中燃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她蹙眉问:“你要做什么?”
晏望宸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将手中的玉佩放在桌子上,冷声道:“如今我已是太子,日后我登上皇位,我想娶谁便娶谁,谁也别想阻止我。”说罢,他便转身从窗户又翻了出去。
“你……”宋温惜心中一慌,想要喊住他。
但他身形极快,霎时间就没了人影。
她拿起他没有拿走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一震,心中惶恐不安。他似乎很生气,宋温惜不知晏望宸生气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但她仔细想来,晏望宸并不是会冲动行事的人。刚刚或许只是气急了,说些气话罢了。
既然生气了,以后应该不会再来了。
宋温惜没有放在心上,脱掉外袍,轻轻吹灭了烛灯。
第58章将她禁锢在身边
宋府在太子之争中,扭转事态,绝处逢生,成为唯一一个为了三殿下举证推翻大皇子的文臣。如今三殿下登上太子之位,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在佩服宋韵文的胆量和眼光。
只有宋韵文自己捏了把汗,若不是宋温惜及时阻拦他幼稚的想法,宋家只怕会一同跌入大皇子这个漩涡中,永世不得翻身。
过了几日,因宋韵文举证有功,皇帝赏了宋府黄金千两,还有一些玉器绢帛,瓷器珠宝等等。
宋韵文和大夫人跪在地上垂着头,被应接不暇的赏赐迷昏了头,阴沉了许久的脸上终于笑开了花。而宋嫣然依旧惨白着脸,死死地咬着牙,眼底是掩盖不住的怨念。
宋温惜垂眸恭敬地跪在一旁,听着康公公宣读赏赐。
她一直神色淡然,仿佛事不关己。
直到她听到康公公念道:“……宋府二女儿宋温惜,在太子危难之时,屡次出手相救,临危不惧,巾帼不让须眉。又念其饱腹诗书,品行端正,着选为公主伴读,三日后入宫。钦此。”
宋温惜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看向康公公:“公公,不会是搞错了吧?”
“啧!”宋韵文瞥了一眼宋温惜,用眼神暗示她不要如此不识规矩,质疑康公公。
待众人谢旨行礼,康公公将圣旨递给宋韵文,似笑非笑地抬眸看向宋温惜:“宋二姑娘,这圣旨何错之有?”
“小女不敢,只是……小女只是个庶女,宋府也并非名门,小女怎可担得起公主伴读一职?”宋温惜垂眸,恭顺地问道。
“宋二姑娘,这圣旨写得清清楚楚,因为姑娘救过太子殿下,所以圣上特准姑娘进宫伴读。如此至高荣耀,姑娘还是莫要想太多,快些回去收拾行囊,准备进宫的事宜。”康公公见宋温惜似乎有些疑虑,十分耐心地劝说道。
宋韵文起身,将宋温惜拉了起来,沉声道:“你这孩子,这是天大的好事,让你去你就快些去!”
宋温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赶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此时回过神,终于明白了晏望宸那日说的“禁锢在身边”,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那你要我怎么办?!我不做这个太子,同你私奔如何?!”晏望宸被她的冷言冷语伤到,气急败坏,低吼着问。
宋温惜只觉得好笑,眼底蕴起湿意:“殿下莫要说些气话,为了太子之位,殿下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怎么可能轻言放弃?”
顿了顿,她又道:“何况,我从未要求过殿下做任何事,是殿下一直不肯放过我。”
晏望宸眸色沉痛:“你的意思是,我自作多情了?”
不等宋温惜回答,他便冷笑一声,道:“好,你说得对,我就是不肯放过你。你不愿意嫁我,我就将你禁锢在身边。”
宋温惜心中燃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她蹙眉问:“你要做什么?”
晏望宸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将手中的玉佩放在桌子上,冷声道:“如今我已是太子,日后我登上皇位,我想娶谁便娶谁,谁也别想阻止我。”说罢,他便转身从窗户又翻了出去。
“你……”宋温惜心中一慌,想要喊住他。
但他身形极快,霎时间就没了人影。
她拿起他没有拿走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一震,心中惶恐不安。他似乎很生气,宋温惜不知晏望宸生气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但她仔细想来,晏望宸并不是会冲动行事的人。刚刚或许只是气急了,说些气话罢了。
既然生气了,以后应该不会再来了。
宋温惜没有放在心上,脱掉外袍,轻轻吹灭了烛灯。
第58章将她禁锢在身边
宋府在太子之争中,扭转事态,绝处逢生,成为唯一一个为了三殿下举证推翻大皇子的文臣。如今三殿下登上太子之位,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在佩服宋韵文的胆量和眼光。
只有宋韵文自己捏了把汗,若不是宋温惜及时阻拦他幼稚的想法,宋家只怕会一同跌入大皇子这个漩涡中,永世不得翻身。
过了几日,因宋韵文举证有功,皇帝赏了宋府黄金千两,还有一些玉器绢帛,瓷器珠宝等等。
宋韵文和大夫人跪在地上垂着头,被应接不暇的赏赐迷昏了头,阴沉了许久的脸上终于笑开了花。而宋嫣然依旧惨白着脸,死死地咬着牙,眼底是掩盖不住的怨念。
宋温惜垂眸恭敬地跪在一旁,听着康公公宣读赏赐。
她一直神色淡然,仿佛事不关己。
直到她听到康公公念道:“……宋府二女儿宋温惜,在太子危难之时,屡次出手相救,临危不惧,巾帼不让须眉。又念其饱腹诗书,品行端正,着选为公主伴读,三日后入宫。钦此。”
宋温惜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看向康公公:“公公,不会是搞错了吧?”
“啧!”宋韵文瞥了一眼宋温惜,用眼神暗示她不要如此不识规矩,质疑康公公。
待众人谢旨行礼,康公公将圣旨递给宋韵文,似笑非笑地抬眸看向宋温惜:“宋二姑娘,这圣旨何错之有?”
“小女不敢,只是……小女只是个庶女,宋府也并非名门,小女怎可担得起公主伴读一职?”宋温惜垂眸,恭顺地问道。
“宋二姑娘,这圣旨写得清清楚楚,因为姑娘救过太子殿下,所以圣上特准姑娘进宫伴读。如此至高荣耀,姑娘还是莫要想太多,快些回去收拾行囊,准备进宫的事宜。”康公公见宋温惜似乎有些疑虑,十分耐心地劝说道。
宋韵文起身,将宋温惜拉了起来,沉声道:“你这孩子,这是天大的好事,让你去你就快些去!”
宋温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赶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此时回过神,终于明白了晏望宸那日说的“禁锢在身边”,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