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止松让他不要插手此事,明摆着要包庇成国公,二人意图狼狈为奸。
  沈时钊睁着眼睛到了天明。
  第二天他一大早匆匆出门去都察院, 没想到听到了好消息。
  邹清许昨日便将董云和成国公互相勾结的证据通过特殊渠道传给了荣庆帝。
  据说荣庆帝也彻夜难眠。
  让荣庆帝难以置信的并非是成国公卷进了这件事,而是他们贪污的数额。
  杜平给他算过一笔账,盐政的贪污是巨大的,按成国公这么个贪法,十年间这些蛀虫总共少交给国库约五百万两息银。
  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数额。
  荣庆帝震撼不已, 又惊又怒,下令让人彻查, 驾驶很大,风风火火,摆明了谁求情都不管用,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此事。
  说到底,荣庆帝是一位在及格线上的帝王,其实他心里明明白白, 只不过对有些事睁一眼闭一只眼,对另一些事则不能袖手旁观。
  盐业关乎国计民生,不能马虎,搞不好要出大问题,百姓们若是连饭都不能好好吃, 不是等着让人造反吗?
  谢止松眼看事情到了这种地步, 只能作罢。
  沈时钊开始放手去干。
  巡盐御史本是督察盐政、监察盐道的官员, 董云利用职务中饱私囊, 他本应揭露不法行为,反而与盐商、盐政串通, 导致盐务乌烟瘴气,成国公更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沆瀣一气,大量贪污金银珠宝,不仅让国库损失大量税银,成千上万百姓的生活也受到影响,沦落到连盐都吃不起的地步。
  同一片天空下,有人花天酒地,有人却连买盐都斤斤计较。
  邹清许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不应该不公平到这种地步。
  此事轰动朝野,荣庆帝大刀阔斧地处理涉事官员,给沈时钊等人极大的权力,朝中不少勋贵受到牵连,倒下一片。
  沈时钊接连忙了一个月有余,常常夜以继日,白天忙得没工夫喝口茶,晚上沾枕头就睡。
  邹清许出手的时机实在选的精妙,沈时钊碍于谢止松,难以推进,但此事若由邹清许抖出来,便不关他的事。
  沈时钊刚好在去谢府前把此事告诉了邹清许,邹清许知道他要去见谢止松后,当机立断,果断出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