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曌并不自夸,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赶尽杀绝才是她的常态,“如果没有你,她们都要死,还有那些和我作对的大臣,都不会有致仕的机会,我会让他们全都家破人亡。
  我说过,我没有安全感。
  但在你身边,我有安全感,我只觉心中暖暖的,而不是那种孤寂之感,没有那种举世皆敌的感觉,我能放下手中的利剑。
  这都是薇薇你带来的。”
  洛君薇替武曌拢了拢垂下的鬓发,温声道:“二娘,这个世上没有如果,人生在世上,本就不是一成不变,每一个相遇的人,每一件遇到的事,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你说是我改变了你,焉知没有我,就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亦或者一件事,去同样改变你呢?
  你总是心中有一片光明存在,我只是保护你这一片光明的人而已。”
  武曌便明媚的笑起来,眼睛都眯起来,“薇薇,你总是这样。”
  薇薇。
  真是美好的字眼。
  武曌有些困了,眼皮欲睁难睁。
  真暖和。
  宫娥从外匆匆走进,穿着布鞋,走起路来几乎寂静无声,“陛下,皇太女和洛公世子联袂在外殿求见。”
  武曌摆摆手,不多时,太平和洛千秋从外悄声走进,二人给眼前的两位母亲行礼后,便由太平道:“母后,女儿有些军国重事,摸不太清楚,希望母后和母亲能做主。”
  武曌睁开眼,眼底带着疑惑,洛君薇同样疑惑,武曌将政务交给太平后,虽然说是如果有军国重事,可以前来问询,但实际上,武曌已经不管事了。
  朝廷上有武曌提拔的宰相,诸如狄仁杰、张柬之、裴炎等人,年轻的臣子里面,有武曌很看好的姚崇、宋璟、张说等人,内廷文书事务有上官婉儿,武将也有黑齿常之、程务挺,还有洛千秋等一众洛氏子弟,即便是她主政,也就是依靠这些人,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来问她?
  太平和洛千秋对视一眼后,便低声汇报道:“母后,武氏有人坐法,朝廷官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报到了朝廷,狄阁老的意思是秉公处理,裴相认为要顾及母后的颜面,从轻处罚就可以了,女儿不知该如何做。”
  武氏?
  武曌闻言有些懵,这武氏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影响朝廷的判罚?
  “按照狄阁老的意思,秉公处理就可以了,不,加重处罚,朕不让武氏子弟入京,现在看来这些武氏子弟在地方上,怕是做了什么事,地方官吏竟然瞒着朕,没有汇报,简直败坏朕的名声。
  楚王那里不是缺少人手吗?
  将武氏阖族都迁徙到楚国去,也算是不辱没朕的出身。”
  武曌三言两语就决定了武氏全族的命运,她依旧是当初那个雷厉风行的天后,说罢后,太平正想要告辞,却没想到武曌将二人拦下,“恰好你夫妻二人来了,便就在此交待吧,朕时日无多,稍后将群臣唤进宫中。”
  太平和洛千秋闻言,几乎瞬间跪在地上,“母后!”
  武曌让自己略微坐直了身体,望着跪在地上的太平,越看越像自己年轻时,同样的丰腴,同样的艳丽逼人,同样的英气中带着妩媚,眼波流转中,带着威严和多情,黑色鎏金雕凤的冠服,衬的她肤白如雪。
  “日后做了君王,治国理政,处理军国大事,我是不担心你的,你性格果决,能察善断,比你的哥哥们都强得多,还有一众贤臣,朕不担心。
  但朕要提醒你的是,你要注意李氏宗亲。
  历朝历代的宗亲问题都很大,你不要觉得他们都是自家人,就如何如何,你是天下的大宗,他们都是小宗,这小宗从大宗中挖墙脚,才是自然之理。
  朕既然能够如此对待武氏。
  你就要学习此法,日后对于那些坐法的李氏宗亲,该罚就罚,乃至于该杀就杀,不要有什么手软的地方。
  高祖和太宗皇帝都有很多子嗣,这些人出镇外藩,尚且还算得上是有些用处,但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原还有封地食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